www.chinanews.com.cn 北京时间:1999年12月01日 星期三 
中国新闻社

 
 



新闻大观> 两岸四地>新闻报道

市场观察:特首董建华对香港楼市的启示



  中新社香港十月十一日电(记者 盛美兰)特首董建华上周发表第三份《施政报告》,对香港楼市着墨不多,只 重申政府不会取消“八万五”的建屋目标,及为市场提供足够的土地供应,但会减少居屋的兴建量,改为提供更多的购屋贷款 。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减建居屋对稳定住宅楼市有正面作用。

  香港住宅楼市经二年的调整,泡沫逐渐消除,楼价回稳,物业市场渐见复苏。一九九九年九月住宅物业价格与去 年十月楼市谷底时相比,已上升约百分之十七。

  业者表示,居者有其屋(居屋)是香港政府当年协助无法负担私人楼宇,收入有限人士而设的廉价房屋。但如今 ,居屋与私楼价格拉近,私人楼价已为大部分市民所能负担。为避免居屋与私人楼宇构成竞争,政府现时决定削减居屋建屋量 实在适当不过。同时,政府又能提供更多机会让地产商参与地产发展,减少人为干预市场,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既能提高市 场自由调节度,又能借助私人机构的力量实现建屋目标。

  以往多年,居屋与私人楼宇楼价相距极大,不存在竞争。然而,一场金融风暴使私人楼价锐跌五成,返回一九九 一年水平,拉近两者的楼价。不少市民宁愿购入私人住宅而不购买居屋。最近一期居屋认购倍数创出新低,反映出市场对居屋 兴趣已比从前大减。而居屋供应减少,买家自然会流向私人市场,对私人楼宇单位需求势必增加,有助发展商楼盘销售。

  据美联物业资料显示,过去一年,一手及二手私人住宅楼宇登记宗数共八万六千七百四十四宗;反观一手居屋及 夹屋的登记宗数,仅得一万零三十六及三百六十宗,两者合共仅得一万零三百九十六宗,比私人楼宇少八成八。

  市场人士认为,政府为保持住宅供应量充足,一方面减建居屋,另方面将会在私人市场或公屋方面弥补不足。而 发展私人市场空间,必须透过卖地达到目的,政府日后将会不断推出地皮拍卖,放手让地产商担当兴建住宅的重要角色。由于 目前售楼边际利润大幅减少,发展商需不断透过买地起楼保持货源轮转,增加售楼量,确保收益。可以预见,日后地产商将积 极参与投地,从而使政府的卖地收益也得以保障。

  据悉,由现在至明年首季,初步估计将有三十七个楼盘可供发售,涉及单位数目约二万八千零十个,供应充裕。 而其中十一个项目已获批预售同意书,然而个别发展商却迟迟不肯开售,刻意放慢售楼步伐。一般认为这与发展商看好后市有 关。预期明年春天,香港楼市会出现转机。(完)

  

新闻大观> 两岸四地>新闻报道

 
Back to Top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政治透析 | 经济观察 | 科教文苑 | 社会时尚 | 体育博览 | 娱乐放送 |
军事天地
| 两岸三地 | 神州掠影 | 华人世界 | 国际了望
中新社专稿选介 | 中新社图文专稿 | 中新社新闻图片 | 中新社影视产品 | 中新社经济信息

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所刊稿件务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