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news.com.cn 北京时间:1999年12月01日 星期三 
中国新闻社

 
 



新闻大观> 两岸四地>新闻报道

香港政府致力强化港人中英文能力



  香港中国通讯社十月二十八日综述:香港政府致力强化港人中英文能力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之际,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香港特区正以积极的姿态,未雨绸缪,迎接知识经 济时代的来临。其中强化港人的中英文能力成为政府的当前要务之一。

  香港特区成立以来,政府大力推广的母语教学政策,已初见成效。

  正如教育统筹局局长王永平所言,推行教学语言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使学生可以透过一 个他们熟悉的语言媒介,有效地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而绝非重中文轻英文。「这与我们倡议的两文三语政策,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说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要求学生中英兼擅,另一条腿是要学生掌握知识。」

  据日前教育署视学后的结果所见,使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课堂上,教学进度快了,师生的沟通多了,学生反应 积极,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他们的课堂表现,以至学业成绩均见进步。

  为说明母语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帮助,政府早前把二十六间中文中学一九九八年的会考生入读中一时的成绩,分为 十个级别,与那些能力相等,但入读以英语授课中学的同届会考生,互相比较。得出三个重要的结论。首先,中文中学会考生 ,在各科的一般成绩,较起步能力相等的英文中学生为佳或者相同;其次,以成绩最好的考生来说,中文中学和英文中学的学 生在中文科取得的成绩,并没有显著差异;第三,对程度比较低的学生而言,中文中学考生无论在中文科、人文学科组和科学 学科组的表现,都显著地较入读中一时同等级别的英文中学考生为佳。

  母语教学取得成效固然可喜,但政府同时意识到,在国际贸易、金融事务、科技、学术等各个领域,英语对香港 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最近,部份商界人士坦言,有些香港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并未达到社会的需求,引起各大学及社会的强 烈回响,有些大专院校更率先在校内推行英语运动;不少教育工作者也都献计献策,纷纷呼吁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大学生的语 文能力。

  目前,政府正不遗余力地推行不同措施,提升英语水平和推广使用英语。

  这些措施包括:为提升英语教师的水平而订立语文基准、加强师资培训、设立英语教师教学资料库等,所涉及的 资源数以亿元计;改善学校内学习英语的环境,包括为每所中学聘请最少一名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 平,包括向高等院校提供额外资助;以及筹办一项为期一年的职业英语运动,唤起各界人士对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重视,并拨 款五千万元资助在职人士进修英语。

  上述一系列措施表明,政府的目标已十分明确,就是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使学生能终身学习,掌握知识,并熟练 运用两文三语。

  

新闻大观> 两岸四地>新闻报道

 
Back to Top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政治透析 | 经济观察 | 科教文苑 | 社会时尚 | 体育博览 | 娱乐放送 |
军事天地
| 两岸三地 | 神州掠影 | 华人世界 | 国际了望
中新社专稿选介 | 中新社图文专稿 | 中新社新闻图片 | 中新社影视产品 | 中新社经济信息

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所刊稿件务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