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news.com.cn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 社会新闻>新闻报道

上海人道浦东:“打工校长”在浦东

2000年4月11日 06:25

  中新社上海四月十日电 上海人道浦东:“打工校长”在浦东

  作者  金培元

  黄德元校长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他在这块地方搞了四十多年的小学教育,担任张桥镇中心小学的校长。如今他退休 后还是在浦东做校长,不过是领导一所专为外来“打工族”的子女提供教育的外来工子弟学校。黄校长笑言:我现在也是“打 工族”了,我是为“打工族”而打工。

  象黄校长这种情况,如今在浦东并不少见。浦东开发开放后,大量的外来打工者来到大上海,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和经 济发展出力,也为自己获得一定的收入,或更进一步获得发展事业的机会。观念的更新,妇女地位的提升,使得相当多的打工 者改变了往昔“男人出外闯世界,女人在家养小孩”的惯例。而是夫妇共同携子外游。这种前所未有的大流动,给以往按人头 、按户口落实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于是一些具有一定从教经验的外来人士,便在社会的支持帮助下,随着外来打工 者的流向,就地自力办起了这种“外来工”子弟学校。据说,如今在整个上海的城乡结合部,这样的学校为数不少。而仅仅在 浦东,就有二十来所。浦东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得到新区教育部门和教育界人士的热情帮助和指导,而一个最直接的支持,就是 有相当数量的浦东当地高水准的师资人员,自愿前往应聘任教、或担任管理职务,使得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迅速提升。

  并不优厚的工资收入,相对较差的设施条件,尤其是在外来工子弟学校“打工”任教的形象问题等等,并未使得这些 教育工作者退缩。黄德元校长说,这里面有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外地人和外国人就差那么一个字,为什么给外国人打工就受 人羡慕,给外地人打工就想不明白呢?更何况,上海、浦东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千多万上海人的努力,但也少不了数 百万外来打工者的贡献。他们的子女读书出现问题。我们搞教育的怎么能听任不管。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原本就是靠着海纳 百川的气度。

  在浦东任教数十年的黄校长亲眼见证了浦东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往浦东是“乡下”,主要是由一个中心学校带若干个 附属学校的乡村办学格局。如今这里的经济飞速发展,即便是乡间镇上的小学,也已经有非常气派的教学楼,校内建起了闭路 电视,有自己的电视台,还有各种高水准的专用教室。而且,要说办学体制活,学校门类多,这也确实是浦东开发开放十年中 出现的新现象。办学体制的改革有效促进了多元化办学的新发展,民办学校在管理体制、筹资渠道和运行机制上都有特色。比 如浦东著名的进才中学,杉达大学等,都是私立的。

  黄校长相信,浦东的教育事业还会有惊人的发展,各种观念、体制还会有不断地更新,因而他在这里为外来打工 族担任“打工校长”,当然也是有意义,有前途的。

  


相关专题:十年看浦东
新闻大观> 社会新闻>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