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 国际了望>新闻报道

谁为贫穷国家减债

2000年6月8日 15:33

  梁建武

  南方首脑会议和IMF—世行年会有一个共同的词汇:减债。空头支票不断开,华盛顿的呼号也日渐力竭。问题 却仍旧存在着。

  2000年4月中旬有两个国际会议,地点不同,内容迥异,但很容易就引起了人们的联想。而两者遭受的待遇 也各自不同:一个顺利结束,另一个还未开始就被示威者愤怒的抗议浪潮所冲击。

  它们就是4月12日至14日在哈瓦那召开的77国集团首届南方首脑会议,和17日—18日在华盛顿举行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春季年会。

  122个国家参加了南方首脑会议,他们代表了世界人口的80%,这次会议是该集团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 一次首脑会议。在通过的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中,贫穷国家的外债成了中心议题之一。他们要求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使 之更加民主、更具透明度;向南方国家提供优惠待遇,以利这些国家的产品出口。与此同时,还要求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 家的援助,取消援助时提出的附加条件,并减免贫穷国家的外债。

  IMF和世界银行的春季年会则可谓是开局不利。从大约4月10日开始,来自全美各地非政府组织的数千名示 威者就聚集到会场外举行各种示威活动,并多次与警察发生冲突,他们抗议这两大组织的政策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并呼吁减 轻贫穷国家债务。而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去年秋天,这两大组织还曾信誓旦旦地把“消除贫困”作为今年的主要任务。

  示威者称,世行贷款支持的石油、天然气和采矿项目给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 ,一些贷款项目也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迫使它们不得不为偿还高额利息而放弃本国人民健康和教育事业 的发展计划。在他们眼里,世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在不断从中渔利的同时,贫穷国家却 日益贫困。所以世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对发展中国家每天都有近3000人因极度贫困而死亡的现实负责 ”。示威者 呼吁应当取消穷国的债务,停止实施那些可能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贷款项目。

  有史以来贫富最悬殊的世界

  全球化进程加重了富国和贫穷国家在收入和福利方面的差距,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 %,却消费着世界总产品的86%,而其余80%的人口却只消费世界总产品的14%。据联合国调查,自1987年以来, 全球日均生活费用在1美元以下的人口始终保持在12亿左右,有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8·4亿人营养不良 ,2·6亿人不能上学。当今世界最富有的200名富翁所拥有的财产占全球人口总收入的41%。其中名列前3名的富豪所 拥有的财富,超过世界48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去年6月,在德国科隆召开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上,曾经倡议债权国共同努力,为世界上一些最贫穷国家减免约 700亿美元的债务。但是理应扶助贫穷国家的世界银行和许多发达国家却偏偏节外生枝,强调应为这种豁免增加附带条款。 世界银行总裁沃尔芬森还称之所以反对无条件豁免所有穷国债务,是为了避免今后其他国家不肯再借钱给这些国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无奈地说:“整个世界带着有史以来最悬殊的贫富差距进入 了21世纪。”

  绝望的游戏

  债务危机曾在80年代成为拉美国家的恶梦,而9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不减反增。目前全世界外债总 额已达2·5万亿美元,全球41个最贫穷国家累计欠发达国家、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达2000亿美元的债务, 拉美和亚洲国家所欠的外债占世界外债总额的65%。这些外债如同一柄高悬空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有可能使世界经济 陷入危机。

  沉重的债务负担是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的帮凶。第三世界国家仅每年偿还的债务利息就达40亿美元。为 了偿还债务利息,发展中国家只好更多地出口原料,大片森林被砍伐。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估计,全球的森林正以每年2% 的速度消失。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干旱、洪水接踵而来,发展中国家陷入了生态环境恶化,人民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自70年代起,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转变产业结构,追赶发达国家,均把向外举债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手段。 由于国际初级产品市场常年价格下跌,它们的国际收支状况日益恶化,而偿还债务成为发展中国家沉重的负担,辛辛苦苦赚得 的外汇被还本付息,还债之余无力改善国家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

  


新闻大观> 国际了望>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