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首页>>台湾频道>>新闻报道

军报:“爱国者”毛病不少 台当局勿高兴太早

2001年06月26日 17:44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近日,台湾军队在台岛东南沿岸至兰屿、绿岛之间的预定区域先后进行了数次“爱国者”导弹试射,其中有部分导弹拦截并击落了“来袭”的靶弹和靶机。大陆军方《中国国防报》刊登徐秀林的文章指出,台军的“爱国者”系统尚有很多致命性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台湾当局显然是高兴得太早了。

  由于这是“爱国者”导弹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地方试射,而且也是台湾采购的“爱国者”导弹1998年正式担任战备任务以来首次进行实弹训练,因而引起了有关各方的密切关注。

  据报道,台军此次试射的“爱国者”导弹属于第二代加强型,到目前为止仅有台军“独家配备”,此次试射结果也受到了生产厂商美国雷神公司的关注。雷神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导弹试射过程进行了全程观察,对“爱国者”导弹系统效能进行战术效能监测评估,并为台湾军方提供了技术指导。

  文章说,“爱国者”防空导弹属美国第4代导弹,1980年服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该导弹具有全天候、全空域、多用途的作战能力,可同时对付5~8个目标,主要用于野战防空,对付各种高性能飞机,拦截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导弹长5.31米,直径410毫米,弹重一吨,最大飞行速度为7344千米/小时,作战半径3~100千米。

  由于台湾陆军自行研制装备的“天弓”等导弹系统不具备反弹道导弹的能力,台湾当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便开始谋求引进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系统。经多年的谈判和协商,台军最终从美国购进了3套“爱国者”导弹系统,并于1998年7月在淡水等阵地部署完毕。

  台湾购买的PAC-2型“爱国者”导弹系统是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爱国者”系统的改进型。它主要是增加了KA波段主动导引雷达,提高了拦截精度。PAC-2是一种只能在战术弹道导弹弹头末端飞行段进行拦截的系统。系统的拦截高度为20千米。由于其制导精度尚不足以使用动能战斗部以撞击的方式彻底摧毁来袭导弹的弹头,而是使用爆破战斗部的爆炸碎片来摧毁目标,因此,PAC-2对弹道导弹弹头的杀伤效果十分有限,并容易造成己方地面人员的伤亡。

  尽管台军此次“爱国者”导弹试射取得了部分成功,但据有关方面披露的消息来看,台军的“爱国者”系统尚有很多致命性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陆军日前曾警告德国、以色列、日本、科威特、荷兰、沙特和台湾等其他7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所拥有的“爱国者”导弹可能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此种导弹保持高度备战状态的时间超过了其6个月的最高时限,从而使得导弹无法有效接收指向来袭目标的无线电讯号。

  文章说,虽然美国军方拒绝透露存在隐患的导弹具体数量,不过,有确凿证据表明,包括售台导弹在内的多达“数百枚”导弹存在此种问题。此外,台湾“爱国者”导弹系统自身固有的来袭目标侦测能力不足、空中预警时间短、反导作用距离有限、指挥自动化程度低等弊端也绝不是一次成功试射就能解决的。台湾当局显然是高兴得太早了。

相关专题:台湾频道-媒体撷英

相关报道:章启月:美助台试射爱国者导弹侵犯中国主权
相关报道:试射爱国者导弹三枚 台湾烧钱1.2亿新台币
相关报道:图文:台湾试射爱国者导弹 专家指不利两岸关系
相关报道:台今起试射爱国者导弹 美方技术人员全程观察
相关报道:台湾明天试射爱国者导弹 军方称已作好准备
相关报道:台湾下周二试射爱国者导弹 美军提供协助
相关报道:台六月试射爱国者导弹 台美军事互动又突破
相关报道:“爱国者”存潜在故障 美海外导弹须撤换
相关报道:国庆阅兵写真:空军“英雄营”亮出“超爱国者”

台湾频道>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