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2001年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2001年12月25日 08:31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四日电题:2001年将成为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中新社记者赵江涛

  二00一年,对于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七月,中国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在纪念中共建党八十周年讲话中,第一次对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内的新社会阶层作出科学社会定位,指出这些新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并肯定其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之一。

  这个重要的判断到底意味着什么,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人们一定会深有感触。

  十多年间,非公经济从蹒跚起步到逐渐发展壮大,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从不到百分之一,增长到百分之四十三,这是中国坚定不移推行市场经济的重要成果。

  然而,此前由于受计划经济年代的影响,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对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来说,一方面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追随者、受益者和实际的推动者,而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定位却似乎模糊不清,当他们日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时,历史已悄然将中国推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细心的人们还记得,早在今年三月全国政协大会期间,江泽民、李瑞环亲临民建、工商联联组会议,其言其行已透出深意。

  今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和市场经济之路已不可逆转。对于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来说,是又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以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先生的话说,中国加入WTO,非公有制企业在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准入方面、在扩大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的渠道方面和与国际企业界、科技界交流等方面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同时,许多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须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启动民间投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前不久著文建议做好几方面工作,其中一条就是建议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对内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规定,启动民间投资,切实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扶持高新技术新创企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已确立了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经叔平先生认为,这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

  有舆论认为,要真正实现中国西部经济的繁荣,民营企业在西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理解如果能成为共识的话,那么西部将成为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大展拳脚的广阔空间。从近期浙江民营资本的大举西进,人们也许已经看出了这种趋势存在。

  另一种机遇来自于需要。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GDP的贡献,对于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非公有制经济正在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民营经济为例,吴敬琏先生认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包括:发挥了“供给创造需求”的作用,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消除农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城镇化发展等。可以肯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持续不断地为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非公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日新月异,成为二00一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好风凭借上青天。经叔平先生不久前曾这样判断: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正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