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报道

影视评论:《我这一辈子》为什么越来越长了

2002年04月22日 09:36

  到底是老舍的后代,舒乙先生的教养真好。《我这一辈子》热播那么久,他一直保持缄默,直到最近他才明确地表示自己对这个电视剧“非常的不欣赏”。根据报纸的报道,舒乙先生说,原著讲的是一个老巡警的“我这一辈子”,而电视中变成了三个巡警的“我这一辈子”,而且突然“出现了好多女的”,这些都是原著中没有的。老舍小说中的巡警是很精明的,而张国立却把这个形象塑造得很“窝囊”,“傻乎乎的”。其实,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一部四万三千字的小说,改编成22集的电视连续剧,没有“好多女的”可能吗?否则,《我这一辈子》能变得越来越长吗?如果《我这一辈子》只有上下集,那怎么上广告呀?幸亏老舍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了,否则他真可能被气得去跳太平湖!

  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说了一句话:“财富就是话语权”。他这句话本来是评论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现在我借用来评论《我这一辈子》越来越长的现象。我觉得像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在电视制作人眼里,简直就是可以被随便草菅的草民,他们说给你看一个老舍版本的《我这一辈子》,结果是给你看了一个兑了水的张国立的一辈子!注水猪肉有人管,注水名著就不算假冒伪劣产品,是吗?

  前一阵,我还听说北京要上演一部根据世界名著《红字》改编的话剧,据说出于票房的考虑,把剧名改为《绿帽子》。这是哪跟哪呀?《红字》的作者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出生于美国东部新英格兰地区,是当地居民中一个有名望的家族后代。他要是听说自己的《红字》被改成了《绿帽子》,不知道是不是会觉得有那么点难为情?

  我不反对商业化,比如说我能接受海岩,这边是书,那边是电视剧,书火电视剧也火,这多商业多成功?!我甚至能接受把金庸的武侠故事改编成电影电视,而且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但是我总觉得不能那么随随便便就把《我这一辈子》给撑得死长死长的,这是人家老舍的一辈子呀,不是你张国立的。如果你想拍一个关于旧时代的巡警故事,你可以叫《他这一辈子》,里面爱有几个女的,就有几个女的,为什么偏要借老舍这一辈子说事儿呢?还有,你要上演一部叫《绿帽子》的话剧,你就自己编一个不相干的故事,说一个年轻女人因为偷情被人发现,最后作为惩罚她被戴上了一顶象征耻辱的“绿帽子”。但是因为这个女人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结果“绿帽子”不仅没有成为耻辱,相反成为爱心的标志。你为什么偏要说这个绿帽子是霍桑的呢?明明是你自己的嘛!

  我有一个朋友是专门以改写剧本为生的。他跟我说这种改编名著的方法是一种潮流,比如新近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美丽心灵》就是这么一部电影,它取材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的同名传记,但是加以了无情的篡改,在电影中,纳什居然跟美国军方有染!他还跟我说如果我看过一个好莱坞版本的《简·爱》,我估计会疯掉,因为在那个版本中,居然增加了同性恋情节。我问他,那么为什么编剧不干脆宣布这是一个新故事呢?我的朋友说因为商业缘故呀,每个人都想知道你究竟能把一个名著糟蹋成什么样子!无论你是愤怒了还是感到好奇,只要你看了,票房就取得成功了。

  好吧,好吧,谁让我们有好奇心的呢!我担心万一这种潮流真的成了气候,张国立这一辈子热播之后,又有哪个影视大鳄看重老舍的这一辈子,把它改编得更长一点,带上更多的广告,那样的话,我们不是天天打开电视就是“一辈子”?这多难熬呀!(陈彤)



相关报道:影视话题:《我这一辈子》改编四大败笔
相关报道:老舍名著改编剧 《我这一辈子》起争议
相关报道:话题:名著改编《我这一辈子》“热播”靠啥
相关报道:《我这一辈子》拍摄内幕
相关报道:老舍名著《我这一辈子》将搬上荧幕

>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