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新闻报道

金庸重出江湖修旧作 你是否有兴趣一读?

2002年07月30日 14:27

  封笔20年的武侠大家金庸已“重出江湖”,着手修订他的15部武侠小说许多广为人知的小说情节将有改变,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在桃花岛的经历、《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在绝情谷的遭遇等等,但金庸强调结局不变。据报道,经过修订的《书剑恩仇录》即将推出。

  你觉得金大侠这样修订自己的“经典”有必要吗?对修订本,你是否有兴趣一读?下面是众金迷的反应。

  考证一下自己的眼力

  张先生23岁媒体从业者:

  新版本的金庸书我一定会看,原因有二。首先是重温感觉。我大学毕业时论文写的就是金庸,为此曾反反复复地去读他的每一本著作和相关材料,并且从各种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辛苦中自然有几分其他金庸迷所体会不到的特殊的亲切。后来因为工作了,时间所限,很久都没有翻动它们,但心里还是蛮想的,所以有了新版本就像是给了我一个“怀旧”的好借口,可以重温一下读金庸的感觉;然后就是想看看自己的眼力。读金庸的遍数多了,其中一些人物、情节,乃至细节自然都已经烂熟于心,并且心里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不满的想改动的地方。

  因此,读新版本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对照的过程,可以看看他选择改动的地方是否与我想的一致,改动的思路又是否相同,揣摩他下笔的原委,体会改动前后效果的不同,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而看完后,如果真的碰巧有一、两处被我猜对了,那我的论文就算是没白写,怎么说也领会到了他的一些“心事”,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了。实习生姚莹

  修改瑕疵,有魄力

  周先生35岁职员:

  当初看这些书时就觉得,虽然小说的框架、故事情节大都很好,但有些细节却不尽如人意。所以,金大使要对小说中的瑕疵进行修正我认为相当有必要,何况是金庸先生亲手修改,一定能够最完善地保留其小说的原汁原味。

  而且我认为,金庸要修改其作品的决定还是相当有魄力的,并非每个作家都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尤其在七十高龄,虽然精力和体力都不再像以往那样充沛,但此时智慧和人生的经验一定更加充沛,我相信金庸一定能把他的小说改得更加出色。出于对小说的热爱,对金庸的敬仰,更出于对他如此认真的写作态度的尊重,我一定会拜读修改之后的作品。晨报记者周思立

  对照原著看改编

  陈先生21岁/学生:

  金庸要改小说,真是一个大新闻。至于小说有无必要修改,现在评论好像还太早,我想金庸决定要改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待到修订本上市时,金庸迷一定个个急不可耐地捧一套回家,读个究竟,届时又将会掀起一轮新的金庸热,其收藏价值也难以估价。

  我作为金庸的书迷当然会先买一套回来过过瘾,从头至尾得好好看一遍,然后再好评论究竟是原著好还是修订本好。我想我会仔仔细细地从修订本里把改过的细节一个一个找出来,和金大侠玩一个捉迷藏的文字游戏,再找出原著来比较一番,这必将成为我读修订本的乐趣所在。我估计金大侠如此深厚的功力,应该不会让我失望的。周思立

  改掉不合理的情节

  陈立强:

  我不爱看武侠小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故事情节离奇古怪,与现实差距太大。如《倚天屠龙记》中屠龙刀的秘密,把武林秘笈和兵书铸在宝刀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可能吗?如果稍微用一点科普知识分析一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虽然武侠小说不像侦探小说那样讲求逻辑严密,但作为一部能让人欣赏的小说,也要讲求故事情节的合理性,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经得起一定的推敲。

  所以,我认为金庸重新修改自己的15部武侠小说的一些故事情节很有必要。

  常看常新的感觉

  竺先生/35岁证券公司职员:

  我的一些哥们有考证癖,他们知道金庸的小说早已经过多次修改,因为最初这些小说都是在报纸上连载的,跳脱错漏之处无数。比如《天龙八部》当年有一段是金庸的朋友倪匡代写的,所以编成书的时候就补写过;再如《射雕英雄传》里本来还有个人物叫秦南琴,后来金庸觉得她与穆念慈有点相像,就把她们合二为一了,于是今天的读者只知道一个穆念慈。

  修改过的小说比起初的样子更完整些,细节也更趋合理。所以我想,既然我们今天案头的金庸全集是他老人家精心修订的结果,那么如果有了更好的修订本,当然要去看的,至于哪一个版本是“传世经典”,就要看修订的功力了。常煜华

  不可能再注入新感情

  陈小姐/24岁研究生:

  上小学时我就看《射雕英雄传》了,当时虽然识字不多也懵懵懂懂但却看得有滋有味,随着年龄增长我又接触了很多金庸的小说,以致我大学毕业论文的主题也是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但是我并不会去看金庸修改后的小说,因为从第一次看他的武侠小说开始,我就已经注入了自己的感情,随着后来看的作品越来越多,感情也越来越深刻,经过这样几年的发展,基本上来说不管是对金庸这个作者还是对他小说中的人物所注的感情都已经成形。我是相当恋旧的人,金庸再怎么样改他的小说,我觉得自己也不会产生新的感情,更何况听说金庸只是修改他小说中的一些细节,而并不是动大手笔。

  一般读者,特别是看着金庸小说长大的人,都和我一样会有感情,他小说中的人物都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实在没有修改的必要。实习生顾筝

  不如重起炉灶

  倪小姐/22岁学生:

  我对这套金庸的旧作很满意,虽然其中的确有一些牵强、夸张的地方,但它毕竟只是武打书啊,并不会因为写得好就变成历史书了,大家看的兴趣主要还是在于它离奇的情节和扬善惩恶的过程,至于知识性的东西,说实在的,本来就不大会去当真。因此,既然金庸说了他不会改动小说的结局,只改一些具体的细节等,那我就觉得没有必要,毕竟会推敲知识、注意细节的读者不多,改小了甚至可能根本看不出来;他万一改得兴起改大了,又脱离了小说原来的感觉,结果会更糟。

  所以我觉得,如果金庸先生真的还有余力和闲情的话,与其在原来的书上添添改改,倒不如重起炉灶,再出几本新书,给大家一点全新的思路和感觉,那才会更受欢迎。实习生姚莹

  不要破坏经典

  陈女士/32岁职员:

  金大侠虽然产量不多,但几乎部部都是经典。而现在金大侠要动笔修改自己的小说了,我认为实在没有必要。这些小说可以说是我们武侠迷的入门作品,都成了一种经典的回忆。无论成功之处,还是遗憾之笔,对我们来说都无所谓,只要是金庸的小说,那就足够了。在这样广泛流传的基础上,任何改动都会成为画蛇添足,影响小说在我们脑海中的整体感觉。而且,看过了太多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改编之前都会说忠于原著,并在原著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可真正改得好的却少得可怜。

  我不愿看到金大侠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真的要改,还是尽量少改。当然无论如何,修改的版本我还是会看的,也许会忍不住说几句坏话,但捧捧场还是应该的。周思立

  大概想捞一把

  赵小姐:

  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商业化。一条小道消息都有可能被炒翻天,金大侠竟然也没能免俗,真是令人大失所望。他的武侠小说已被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所喜爱。改动后还能带给读者另一种不同的“赏心悦目”吗?金大侠这次“重出江湖”是不是有再掀炒作之嫌?他大概想再捞一笔吧。所以,修订本我是不会去看的,我要留住经典,因为经典只有一部。

  想象力到此为止

  徐小姐/24岁研究生:

  看金庸,常常陶醉于那些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且不说那些错综复杂的情节,隔年跨代的纠葛,微妙细致的情怨,就连自然景物、动作场景等都是绝妙的篇章。像“冰火岛”的瑰丽风光,桃花岛的奇诡布局……沉浸其中的同时,更是叹服了作者的奇思妙想!

  然而,金庸对武侠小说封笔多年以后,有人问他是否会再写武侠,他就说这类小说需要想象力,年轻时想象丰富,所以才写得出如此作品。所以现在金庸更多地研究历史去了。这次修订,我看主要是在逻辑上会变得更严谨,细节更真实,在想象的空间恐怕不再会有令人惊喜的地方了。(新闻晨报 常煜华)




新闻大观>>滚动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