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专家回应境外媒体:中国尚未成为"世界工厂"

2002年08月03日 09:09

  近期国外一些媒体一直在鼓吹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似乎这种“鼓吹”并非是空穴来风,可靠的数据也许足以使我们“沾沾自喜”:

  “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1年,中国出口商品额达2660亿美元,其中90%属于工业制造品。同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中80%已进入中国,390000家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已跃居第二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制造业中心”,法国巴黎百富勤驻华首席代表陈兴动在7月28日结束的“世界制造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说,现在国外有句时髦的话———“到中国去”,“分享中国发展成果”。

  然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对国外媒体的炒作表示:“我想未免过于夸大。”他说这话,是以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作支撑。

  19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英国是“世界工厂”,其制造业产值在全世界的比重曾经达到20%,而中国现在则不过5%;那时英国生产了全世界53%的铁、50%的煤,而2000年,我国出口40亿美元的普通钢铁,却要进口97亿美元优质和特殊钢铁,贸易逆差达到57亿美元;200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国企业有11家,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

  更令人寝食难安的是,我们不仅量少且质量令人担忧。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我国的企业只摇荡在中低端。中国企业大都采取OEM的制造方式,中国外贸200强中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因此,在这次论坛上,学者凭他们前瞻性的判断,企业家凭他们的敏感,得出一个冷静的结论: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在论坛上说,在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我个人认为,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中国同先进的工业国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然,我们渴望成为“世界工厂”,这不仅因为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更是解决中国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绝佳机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间接意义大于直接意义,他指的正是在于中国从数千年的传统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的迈进。

  那么,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工厂”?

  目前,中国已具备打造“世界工厂”的有利条件。集中精力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在未来10—20年成为“世界工厂”。

  最具比较优势的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据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预测,未来20年,中国能维持一个强大的劳动力队伍,大量新增的劳动力足以使劳动力成本控制在低水平。尽管中国大学生比例较低,但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在2000年占人口的48.7%,随着文化教育支出的不断增长,年轻一代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创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近一个时期,外商纷纷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的实验室”,同时,外企也加大了在华采购的力度,建立零部件生产与采购网。据了解,通用电气、惠普、戴尔、柯达等跨国公司近期纷纷宣布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专家判断“世界工厂”的概念与以往己大不相同,不再是一个国家孤军奋战。而是许多国家一起共同打造“世界工厂”。并且,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其主要特征与工业化时代已有所区别:它是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与工业化时代的世界工厂的延伸和扩展相互关联。但不同的是,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并不意味着其一个国家整体制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是更多充当“世界工厂车间”的角色。在信息化时代,“世界工厂”不完全是基于国内市场的培育。而是以全球性的网络化生产、网络化采购为特征,是委托加工的制造基地。同时,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和科技创新中心呈现分离和形成新的融合的趋势,形成网络化的研发中心,而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系统的设立加快了这种分离的进程。

  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新理解,专家认为,中国在向“世界工厂”迈进的过程中,有条件成为“二元世界工厂”———“二元性”特征已经得到表现:一方面,在传统的制造行业方面中国表现突出;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品制造方面也发展迅速。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还拥有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专家认为,最有希望成为“世界工厂”的地区是目前有产业集聚现象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而中坚力量则是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

  然而,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能不能成为“世界工厂”,结论毕竟不是研究、讨论或者分析可以得出的。正如本次论坛主办单位之一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的王忠明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所说,“世界工厂”是时代的意志,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社会逻辑的力量。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历史总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

  王忠明认为,建造世界工厂是一个历史进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专家谈到,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我们需要做非常多的准备,涉及到产权、所有制、技术进步、管理、劳动者素质提高等等问题。这项系统工程触角很多,关联度很大,涉及方方面面,这也注定了世界工厂落户中国要成为现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民日报海外版》 )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