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6月07日 星期四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文化篇>戏曲影视

泥塑脸谱沧桑



  北京有泥塑脸谱是久负盛名的,但这门艺术也经历过一段沧桑。

  据老人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北京各大庙会的玩物摊上就有脸谱出售。那时西城有位姓桂的满族人,爱好京剧,能诗善画,尤其爱好京剧脸谱。他每月领了俸禄钱粮,吃饱了没事可做,就用胶泥塑了一具脸型,晒干后,用它做模子,翻出些泥坯,模仿舞台脸谱勾画上色,经过不断改进,越做越精细,送给亲友,很受欢迎。后来,闻名求其绘制者渐多,人们称呼他“花脸桂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满族人没有地方领俸禄了,桂老先生眼看着自已那点家底越来越少,便开始做脸谱售卖。白塔寺的玩物摊很多,有个摆摊的姓李,一看脸谱很稀罕,就收下了,当天被一个顾客全部买走。此后,送去多少脸谱就收多少,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继“花脸桂子”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许多泥塑脸谱艺人,比较有名的如登如霖、李荣山、赵友三、石家兄弟、马成子等。这些老先生在脸谱艺术上各有风格,各具特色。

  从二十年代后期起,泥塑脸谱除在各大庙会上出售外,又发展到东安市场,各玩具商店和艺术品商店等都有经营,很受顾客欢迎;尤其是到京的外国人,回国时都想带些富有北京特色的泥塑脸谱馈赠亲友。

  二十年代后期,由北平丙寅采油公司东家傅某出资,开办了北平教育模型公司,聘请赵友三等人为技师,制作教学模型、泥塑脸谱

  彩塑沁泥人。同时,东安市场丹桂商场开设了松竹梅商店,专卖泥塑脸谱,生意兴隆,除少数内销外,大部份供出口。他们还重金聘请著名京剧演员侯喜瑞、朱斌仙等为他们设计脸谱,大大丰富了北京的脸谱艺术。

  正当北京脸谱艺术呈现空前繁荣的时候,“七七”事变爆发,许多商店作坊倒闭,大部分做脸谱的艺人被迫改行。李荣山被迫去卖报,汪崇斌去拉黄包车,还有的去当小工以及闯关东。北京泥塑艺术顾显凋零。

  日寇投降后,又由于法币贬值,物价一日日涨,脸谱生意仍无起色。据说李荣山老师傅上午出卖力气,下午在家做点泥人、泥鸟;有时等米下锅,不得已到街头闹市,在地上铺一张高丽纸,摆上几个泥人、泥鸟、脸谱叫卖,以勉强维持生活。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