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经济观察>新闻报道

上市公司触网的四大误区

2000年9月30日 08:43

  一、画地为牢

  目前,上市公司触网大多局限于ICP和电子商务等.COM公司,画地为牢是上市公司触网最常见的误区。国际标准化组织曾将网络分为7个层次,从下往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根据这个模型,又可将互联网产业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分别为基础层、服务层和终端层。层次的划分是以网络产业中各类型公司协作关系的顺序为依据的。

  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触网项目实际上都挤在终端层里,而基础层和服务层却涉足不多,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终端层壁垒较低,数百万元就可以在几天内成立一个公司;二是国内媒体出于新闻性和可读性,对互联网宣传较多的是雅虎和亚马逊这些类似“空手套白狼”的企业,而对基础层和服务层宣传较少;三是出于传统的分类方法,许多人把基础层、服务层的企业仍然列为通讯业、计算机业或软件业,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投资思路。思科(CISCO)是公认的互联网产业的最大赢家,但是华尔街却仍有许多投资银行认为思科是通讯股。所以,上市公司必须跳出这个误区,凡是以互联网用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行业都可以作为触网领域,只要能赚钱,何必自我画地为牢呢。

  二、盲目抢先

  在“搭最后一班车”的心理因素上,一些上市公司心急之下,胡乱吃药,只要沾个“网”字,就毫不迟疑地撒出大把钞票。等头脑冷静下来,才发现当初的“凤凰”怎么变成了“母鸡”。从目前的情况看,120家投资.COM公司的上市公司至少有一半会有这样的感觉。按照每家3000万元的平均投资规模估算,大约18亿元的资金浪费在这些“母鸡”身上。有一些人借助网络股风行之时,临时拼凑起一个烂摊子,然后转手高价卖给对互联网还不熟悉的上市公司。如果不擦亮眼睛,很可能就掉进各种陷阱。

  三、人云亦云

  由于对互联网认知不够,一些上市公司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误区。表现在纳斯达克市场一走好,媒体的正面宣传文章一多,就对触网前景充满信心,手上的项目便是金娃娃。纳斯达克市场一跌,媒体的讽刺文章一多,就觉得自己买了一个肥皂泡。

  投资方向上更是朝令夕改。起初挺有信心的触网项目,看到几篇批评文章就打算更改。某些上市公司干脆全面撒网,ICP、电子商务、有线电视,每样都投几千万,气势很大,自以为可以旱涝保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没有明确的战略计划。不知道自己为什幺要触网,触网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别人说好,就认为好,别人说不好,就认为不好,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

  四、生搬硬套

  有些上市公司很容易陷入生搬硬套的误区,就是把自己过去在传统行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全盘照搬过来。认为凭借这些经验既然能在以前的行业成为老大,在互联网行业至少能站稳脚跟吧。

  以组织体系为例,互联网行业的节奏非常快,时效性很强,要求公司内部的沟通渠道非常畅通,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都不会错过。所以互联网行业的公司一般采用扁平式组织结构,尽量让每个员工都有与最高负责人沟通的机会。这也意味着每个管理者的直接管理人数必须尽可能增大,公司的管理层次尽可能减少。管理幅度的增大导致管理者的负担加重,他可能会抱怨因陷入日常事务而无暇思考战略问题,而更倾向于采取传统行业的管理方法。

  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抱怨说,公司的官太多,一个报告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到老总那里,然后再层层下发批文。等批文到手时,机会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在经营思路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如传统行业的老总习惯了生产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型产品,无形产品就不习惯了,总觉得是虚的,心里不踏实。其实对于互联网来说,无形产品才是利润最丰厚的。

  不要把目光仅盯在有形产品上,服务也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用工业时代的思路和眼光来看信息时代的事情,好比是拿一张乾隆年间的北京地图在北京找酒店住,那能找得到吗?

  



新闻大观>经济观察>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