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经济观察>新闻报道

大通/摩根购并案讲了些什么

2000年10月23日 10:16

 

 作者:舒立

  今年9月间发生在美国的大通银行与JP摩根银行购并案,可谓国际金融界一起重大事件。或许由于近来油价飚升、欧元急跌和股市起落搅得波浪滔天,大众媒体对于这一购并事件并未表示出足够的关注,然而,金融界人士并没有停止对此一事件的观望、议论和反思。

  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读这个故事。因为两家银行的创办人正是美国金融史上赫赫有名、势不两立的两位大人物摩根与洛克菲勒;又因为两家银行合并后总资产达660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三大金融控股公司;还因为今年夏天以来,瑞士商业银行与瑞士信贷银行分别买下了两家美国券商PaineWebber和Donaldson, Lufkin&Jenrette,大通收购摩根已是第三起商业银行收购投资银行事件——所以,最惯常的说法(conventional wisdom)立即趋向于一个简单结论:在金融界“大就是美”,当前的大趋势正是建立“大而全”的全能银行!

  这种说法,可能非常容易得到国内一些雄心勃勃的业界精英人士的认同。“洋为中用”之后的推论,当然就是中国的国有大型银行还应当更大,业务也应当拓至投资银行领域及其他,以顺应国际趋势,早日跻身于“第X大”。

  然而,若对此次购并事件及整体背景进行更全面的观察,也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更复杂也更有启示性的结论。在这里可要之以三:

  其一,此一事件乍看是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完美结合,JP摩根正是成功的投资银行。其实这是一起典型的收购案——大通买下了JP摩根,后者在新董事会13个席位中只占五席。对大通而言,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JP摩根当然有互补性优势;但JP摩根自身只能被动地被收购,恰因其从传统商业银行到投资银行的转型并不成功。

  想起80年代以来JP摩根为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成本不菲、倾心竭力、义无反顾,其取得的阶段性的成就也曾被视为“转型典范”,今天却终于成了输家,更可知传统商业银行转做投资银行业务其实风险颇高、胜算不大,至今并未有一个公认的成功者。

  其二,从前年的花旗集团成立到今天的摩根大通诞生,很容易让人想到“金融百货商店”的全能模式将大行其道。其实花旗集团合并至今虽然业绩甚佳,但主要源于投资银行与公司融资业务的结合,其传统的商业银行零售业一直未从交叉效应中显著受益。大通与摩根合并,业务重叠部分不少,将来经营范围既不可能如花旗般宽泛,也难以出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相匹配的双翼。至少到目前为止,“金融百货商店”是尚遥远的远期目标。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有极不相同、甚至可称互相抵触的文化,两者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大为迥异。纵观世界,商业银行兼做投资银行业务的全能银行模式久已有之,且追随者众,但全能之名下鲜有全能之实,倒是畸轻畸重者更多。

  其三,大通/摩根收购案发生,使国际金融界的集中化趋势更为显著,“大就是美”被视为理所当然。其实,国际金融业的大舞台毕竟容量有限。一些本处于优势的国际级金融机构为赢得未来的主动权,的确面临如何“更大”、“更全”的压力。但“大而又大”不可能是各个市场上众多玩家的惟一选择甚至主要选择。而且,超大并存的格局恰恰为中小规模的竞争者留下了更多弹性空间,专业化、精品化、中小型化和本土化,很有可能成为后起者的更佳发展模式。

  在当前,中国的银行业处于深入改革和全面重组的前期,改革的路径选择关系重大。种种争论中,国际经验也每常被援引,银行发展“大而全”就是被频频援引、已经占据了主流地位的一条“新鲜经验”。这里且不谈中国的大银行与美国的大银行在机制上、角色上都是天差地别,本不该简单比附;关键还是我们对国际银行业整体发展的潮流应当有更全面的理解。

  仅看以往的花旗、德意志银行、UBS等一系列金融业购并事件及其演进,已足以说明这一点;今天继有大通/摩根购并案发生,使我们更有机会透过“大而全”之表象,来领会更深刻的道理——此后便可在“很国际”的格局中冷静地想,中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否应当调整思路呢?(转自《财经》)

  



新闻大观>经济观察>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