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 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述评:“核四”废存——台湾当局的尴尬包袱

2000年6月4日 08:48

  

  中新社香港六月三日电 述评:“核四”废存——台湾当局的尴尬包袱

        中新社记者 王顺

  刚上台执政台湾的民进党,目前除了为两岸问题费煞思量外,亦为岛内争议达十九年的核四厂兴建案而伤脑筋。现时 已进入动土阶段的核四厂,不管将来的命运是废是存,都会成为长期挂着反核标签的民进党的尴尬包袱。

  由国民党执政时代敲槌兴建的第四核电厂,一直以来都受到民进党和各环保团体等的左右开弓。当时把反核口号喊得 最声嘶力竭者之一,就是现任岛内“环保署长”的林俊义。

  不过,以往表示“环保必须牺牲部分经济成长”、有“反核之父”之称的林俊义,在甫上任即遭“立委”们施以“震 撼教育”(“立委”以尖锐问题层层质询新官员以摆下马威的谑称)的情况下,竟然方寸大乱,讲了两句同样“震撼”的话— —“我以前反核是为反独裁,现在不独裁,可以不反核!”“即使‘核四’要兴建,我也不会下台!”此语一出,众人为之哗 然。对于林氏的“变脸”,旧日的反核战友叹息道:“情何以堪!”

  其实,“变脸”的又何止林俊义一人?台湾新领导人在今年三月十八日当选之前,亦坚决承诺废核。岂料,这张“废 核支票”在他当选后,却迟迟未兑现。

  面对目前还在继续动工并已动用超过三百六十四亿新台币工程经费(完成逾三成工程)的核四厂,台湾新领导人表示 ,核四废存问题尚处评估阶段,并非简单的是非题,需要考虑到若不兴建“核四”,将付出多少成本?有何替代资源可用等等 的问题。所以,“经济部”已组成“核四”再评估小组,并将在今月上旬召开首次会议,讨论各项问题和细节。

  台湾地区南部发电量大、用电量少,恰好和北部情况相反,以至于电力供应必须透过输电线路“南电北送”。去年七 月底因台南输电塔倒塌而造成全台大停电,更增当局和北部民众对北部自给供电的诉求,要求加快推动发电厂设立的步伐。另 一方面,现时台湾核能电厂的核废料已超过饱和,核电厂密度排名世界第二,已投入运作的核一、二、三厂加上尚在兴建的核 四厂在内,共有八座核能反应炉。但怎样处理核能放射性废料,至今却仍未有相关的明确政策;再加上岛内地震频频,更添核 能灾难的意外变数,这亦是反核人士最担心的一环。

  这桩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建设案,延宕多年而演变成政治事件,当权者与街头抗争者的冲突不断,致使社会成本极 高。今天,昔日“街头抗争者”已成为“当权者”,角色倏然转变,当年反核的神圣光环也就成了“紧咒箍”。依目前“核四 ”的发展情况来看,似乎很难说停建就停建,但无论是废是存,都是一道容易激发岛内矛盾的棘手难题。台湾新领导人提出再 度评估“核四”兴建案,会否只是一场政治秀(表演)?人们可以拭目以待。

  (完)

  



新闻大观> 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