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两会前奏:“十五”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

2001年2月27日 07:50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六日电题:“十五”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

  中新社记者余东晖

  今年“两会”的重头戏是审议通过“十五”计划。据透露,“十五”计划的起草过程并不轻松。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计划起草小组成立,这个小组既包含了一批部长高官,又吸收了许多专家学者。此前国家计委做了大量准备,仅文字材料就有十几本。

  起草小组成员、经济学家张卓元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介绍,在对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的判断上,在制定“十五”计划的大思路上,起草小组成员的认识是一致的,即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今天,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要从以往注重数量和速度,转变到注重质量和效益。因而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在“十五”计划建议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在具体表述方式上,起草小组成员曾有不同意见,经过多次讨论,进行大量调查,征求多方意见,最后定稿。

  张卓元说:“有时,我们为了一两个字的表述方式,都要反复斟酌、讨论、修改,也许有些繁琐,但这种认真负责是必要的。”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虽然没有参与起草工作,但他和他的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也多次被征求意见。他提出“十五”计划应“以人为本”,关注失业问题与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强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并注重改进环境质量等观点,在“十五”计划建议中均得到了体现。

  专家观点倍受重视,百姓心声也不可忽视。国家计委就曾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制定“十五”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制定“十五”计划首次听取了国际专家学者的意见,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多次召开专题座谈,听取世界银行、联合国的专家就社会保障、就业、高新技术等主题的建议。开放时代开放的中国,在制定一个开放型的计划时,体现了更多的开放意识。

  中国高层对“十五”计划极为重视,江泽民十多次听取各方建议,还下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去年四、五月间,“十五”计划建议已形成初步框架,中国决策层夏天在北戴河对此进行了讨论,并向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发出一百多个征求意见书,收到一千多条反馈意见。它们在“十五”计划建议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张卓元说:“十五”计划集中了各方的智慧。

  胡鞍钢说:“十五”计划协调了各方的利益。

  (完)

相关专题:两会前奏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