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广告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两会”前奏:经济学家聚焦“两会”经济热点

2001年2月28日 07:24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七日电“两会”前奏:经济学家聚焦“两会”经济热点

       中新社记者邓梅芳

  “两会”临近,关于“两会”热点猜测也多起来。带着“揭秘”的热情,记者采访了即将出席政协和人大会议的经济学家董辅(礻旁加乃)、萧灼基,李庆云。

         农业问题屡被提及

  在采访过程中,几位经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中国的农业问题。

  他们认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长期性任务,在短期内,减轻农民的税负显得非常重要。

  萧灼基透露,他带了两个提案赴会,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提案。他提出,政府能否减免农业税?这样做对国家税收整体影响不大,但却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在一定程度拉动了内需。

  董辅(乃加士补旁)提出:中国农村的土地能否流动起来?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可否进行抵押、转让、入股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生产能否通过农村中介组织与市场发生联系,生产紧随市场,农民收入才有望增长。

  国企改革仍受关注

  虽然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已基本完成,但国企改革仍是专家关注的重点。

  董辅(乃加士补旁)称,目前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进退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单靠政府兼并、重组、压缩并不能最终解决国企的问题。他建议:其一应当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外资企业收购或兼并一些国企;其二国企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存量问题,还要注意增量,这就需要新资本介入,投资生产适合市场的产品,而这种新资本也应是多种形式的,包括非公有性质资本和外资等。

  萧灼基认为,国有企业必须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这样做表面看来国有经济的覆盖面减小,但实质上国有经济的调控率增大了,更能显示国有经济的优势。

  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的金融体制不能适应入世后的要求,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其不良资产问题仍然严重,需要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李庆云认为,其一,应当鼓励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形成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格局,促使其内部改革;其二,银行业也应向民间资本开放,以提高银行的活力。他还分析,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应是渐进式的,金融危机往往与自由化速度太快、力度太大有关。(完)

相关专题:两会前奏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中新网广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