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广告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董辅礽建议,中国农村的土地要流动起来

2001年3月4日 19:54

  中新社北京三月四日电 (记者邓梅芳)作为一个有九亿农民的国家,中国农业问题历来被放到首要位置,而土地又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董辅礽今天在谈到农业问题时建议:让农村的土地流动起来。

  董辅礽认为,农村包产到户改革曾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过巨大作用,既刺激了农业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包产到户生产方式的作用在衰减。

  董辅礽提出,应当让农村的土地流动起来,农民个人享有土地经营权的同时,对土地有转让、入股、抵押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中介组织,使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

  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张塞透露,山东胶东地区的农户,已自发联合起来搞规模农业,并取得了一定效益。他认为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始终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中国相关法规已有规定,农村土地包产到户政策三十年不变。为了维护政策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专家认为政府应采取引导方法,让农民自发地联合起来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中新网广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