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两会观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2001年3月13日 08:42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电 题: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此间举行的“两会”透见了中国教育新世纪的发展趋势。

  朱镕基总理在“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先后在三处对“十五”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部署。他指出,“科技、教育要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要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人才与智力已成为比自然资源、货币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已主要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人才数量的多少、创新能力的强弱。而这一切竞争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大众化成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战略举措。

  目前,中国的人才现状并不乐观。每百名居民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尚不足三人,与美国的三十六点五人相差甚远;就业人口中文化程度在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所占比率尚不及百分之四;高素质人才更显严重不足,每万名劳动者中有研究开发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十一人(一九九九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接近或超过一百人。

  高校扩招势在必行。从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可见,中国普通高校去年招生二百二十一万人,比增六十一万人;今年计划招生二百五十万人,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一。

  原厦门大学校长林祖庚委员认为,高校扩招、发展民办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是驱动中国教育大众化的三个“轮子”。武汉大学教授辜胜阻委员提出,从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精英式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突出全面素质的培养,改变教育结构失衡的局面。多名委员建议,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探索途径吸引国际教育市场资本进入中国合作办学。

  中国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显现了国际合作办学的商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加入WTO,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完)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中新网广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