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两会访谈:西部官员冷眼看腐败

2001年3月13日 08:55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电(记者王(日下文))此间参加人代会的西部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应正确看待中国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腐败与反腐败。

  现在社会上百姓对反腐败议论颇多,有的甚至对政府反腐败失去信心,认为腐败越反干部级别越高,金额越大。其实这恰恰证明政府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只有政府坚决地反腐败才会发现那么多问题,对高层腐败分子的惩处就是要还信于民,高官犯罪,与民同罪。重庆市委副书记王云龙在对记者谈及反腐败时说这番话。

  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腐败分子,王云龙说,在目前的特殊时期,出现那么多腐败分子并不奇怪,因为这既有封建社会遗留下来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改革开放西方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包含社会转型时期体制转轨所带来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再加之前几年反腐败力度有所松懈,腐败分子有空子可钻。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腐败中国有,外国也有,东部有,西部也有,并不存在着地区性和国家性。转型时期的国家出现腐败并不可怕,问题的核心在于政府是不是反腐败,反腐败的力度有多大,成克杰、胡长清的被惩处,只能说明中国政府对惩处腐败的决心。

  王乐泉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国家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及东部民间资本将源源不断地流入西部,西部反腐败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同时也是对西部干部考验的机会。新疆自治区为此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尤其是在涉及经济领域的部门,自治区都制定了互相制衡的机制。如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无论是招标还是建设,自治区都做到有例可循,有法可依,防患于未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新疆自治区甚至专门聘请内地的工程监理部门来管好自己的“家”,避免腐败分子制造“豆腐渣”工程,祸国殃民。

  王乐泉表示,腐败并不可怕,古今中外皆有之,关键是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惩处机制。(完)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中新网广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