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图文专稿中新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品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目击西藏:西藏人民心中的藏族“倪萍”

2001年5月10日 13:28

  中新社拉萨七月二十日电西藏人民心中的藏族“倪萍”——访西藏电视台著名藏族节目主持人朗杰央宗

  中新社记者 戴亚平 潘旭临

  每晚七点整,西藏电视中的“新闻节目”中,准时走出一位穿着漂亮藏服的女播音员,她用熟练的藏语,向观众传播着西藏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闻。在人们眼中,这位伴随藏族人民十五年的播音员的音容笑貌,已经是一种标志,她成了西藏人民信息的传播者,是西藏人民的骄傲。

  她就是朗杰央宗,这个有“聚宝”含义的名字,体现藏民族自信和智慧以及对生活的理念。

  采访朗杰央杰比想像的顺利得多,按照约定时间,晚上九点整,记者和央宗在她在电视台的办公室门前相见,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眼前这位个头高挑、瑞庄秀丽、着淡黄色藏装的朗杰央宗,与普通城市女子并无二致。

  “为什么要采访我呢?我能说什么呢?那就问我什么说什么,看行吗?”她不好意思地用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笑着说。没有丝毫做作。也许是刚做完节目的缘故,她神色看去略显疲惫,却仍然热情大方,这与那些面对记者镇定自如,玩采访者于股掌之中的所谓“星”们,似有天壤之别,她真的是“星”吗?

  看上去三十出头的朗杰央宗,却是西藏电视台元老级人物。一九八五年西藏电视台甫一建台,央宗即奉调该台做汉语新闻播音员,也许是七年西藏电影公司配音的功底,她语言的表达能力相当娴熟,入行后,播音水平即得到广泛认可。她的镜头传到北京,中央电视台的编辑们惊叹不已,谁也不肯相信这口地道的普通话竟然出自于一个藏族姑娘。她说:“每次播音时,面对摄像机,我都会及时调整心态,用心与观众对话,用真情向百姓传递信息,我不承认自己的播音有什么风格,更不喜欢说自己是什么品牌。只是自己的机会比别人好吧,我赶上了。”

  一九九八年,朗杰央宗因工作调整,转做藏语播报新闻节目。作为一位藏族女子,又是讲自己的母语,她仍感到责任和压力。她说,藏语播音员,需要掌握更高的藏语言知识,非一般藏语水平能胜任。她想起了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藏语播音员的妈妈,望着年事已高的母亲那慈祥亲切的目光,她坚信自己能够做好这个工作。

  随着中国内地电视节目发展,主持人职业迅速出现,西藏也不例外,在电视观众中已小名气的她,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在一个大型工程竣工庆典的现场报道中,她以主持人的身份做了现场报道。这次采访是在什么时候,她说记不清了。只知道当时的心里紧张极了。她说她不是当主持人的料,但愿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一直钟情她的配音工作。但命运似乎又再开她的玩笑,做主持人的邀请接踵而来,在拉萨的各种大型艺术晚会上都闪现着她的身影,她主持晚会,又播报新闻,有时还客串配音。她说,当主持人,需要有驾御现场气氛的能力,这一点我不行。但同行都说我的表现不错。去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拉萨演出,她与来自北京的倪萍、朱军共同主持了这台有上亿观众的节目,导演赵安拉着她的手对观众说,“她,就是西藏的倪萍!”央宗被同行承认,预示着她事业的重要转折。

  “当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现代社会中令人羡慕的职业,它不仅带来名誉和地位,甚至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她平静地说,在她看来,主持人的性质与其它工作并无区别,都需要对观众负责,需要有平常心态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则。她有些不解地说,她没有感到自己在社会中有什么特殊,至少这些年,政府给了她许多政治上待遇,区政协委员、优秀青年等,但根本没有想到用名誉赚钱。

  很难想像,在没有手机、名片、传呼机的世界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可她的世界里充满了阳光。她说这些东西一样都没有,过得很安心也很方便,还能省不少钱。是不是她有意排拆于西藏便利通讯世界之外,过所谓“世外桃园”的神仙日子,制造轰动效应,她却十分认真地说,我工作和生活真的不需要这些东西。“那你上班开的什么车?”她听罢哧哧地笑出了声。“我家住单位附近,上班十多分钟的路程,走路很方便,何况我买不起车。”

  时间过很快,结束采访已经十点半,朗杰央宗麻利地收起背包,与我们一起走出办公大楼,象是同事,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她习惯地说着再见,逐步前行,渐渐溶合在道路旁边的树荫之中。

相关专题:多彩西藏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