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踏访圣地:八一起义纪念馆魅力依存

2001年6月12日 08:04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一日电题:八一起义纪念馆魅力依存

  中新社记者杨伏山邓卓明段八一

  历史老人时时刻刻提醒着后来者,在中国南昌,留有七十四年前岁月的遗痕:一声清脆的枪声,中共革命武装向国民党打响了第一枪。中共“七·一”建党八十周年前夕,记者踏访心仪已久的这一圣地,心中不禁充满感慨:虽经风雨洗练,这里依然魅力四射。

  位于南昌市区中山路上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外表上看来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五层楼房建筑。历史上,这里原来是江西大旅社所在地。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经历国民党向中共举起屠刀,血染大地、大革命失败之后,为挽救革命,中共以此为总指挥部,毅然举行武装起义。从此,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因在这里高高飘扬起中国“八一”军旗,而名存千史。

  缅怀先烈壮举,后来者无不心潮澎湃。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馆长王小玲告诉我们,该馆于一九五六年筹建,翌年即建军三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全军开放,一九五九年始正式对外展出主体陈列,迄今已接待近一千万人的参观者。时光越向前流淌,人们探寻魅力的愿望就越加迫切。往年,只有旅游旺季时才呈现人来人往的热络景象;而今年从三月起,来访者就川流不息,日均四、五百人,多时六、七百人,甚至逾千人。一至五月,前来参访者估计在七万人之上。

  王副馆长略带神秘地微笑向我们披露说,现仍然健在的三位当年参加起义的历史见证人之一、年近百岁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先老人,还与老伴相互搀扶来到这里,重温已经久违的尘烟往事。

  为完整保存好这段历史,南昌市政府多次拨出专款,对该馆加以修缮,改善周遭环境,迁出附近四十户人家;维修旧址,修旧如旧,恢复历史原貌。还大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电脑多媒体合成和声光电同步沙盘模型,大大增强历史真实感和吸引力。

  正当我们徜徉于这一历史旧址流连往返之时,我们遇到了一位身手矫健的老者,他的一席肺腑之言,似乎解开了这里魅力长存的谜底。这位名叫王春芳的老人,今年已六十八岁,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专家组的高级专家、博士生导师。他告诉记者,他与另外六个老人相约重走当年革命路,一路从上海中共一大旧址、井冈山沿途而来,还将从南昌转道遵义、延安等地。他们七人中,年纪最大的已经八十三岁,都是当年的老红军、老八路或者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士。他们不辞辛劳旧地重游,为的就是要重温历史,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