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踏访圣地:韶山的毛泽东“情结”

2001年6月14日 08:14

  中新社韶山六月十三日电 题:韶山的毛泽东“情结”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白祖偕

  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园、毛泽东诗词碑林等景致……掩映在韶山的青山绿水的拥抱之中。

  景点周边、道路旁餐馆小商店鳞次栉比,“毛家饭店”、“红太阳餐厅”等“毛”前缀的餐馆举目皆是。商店的里里外外堆满着毛泽东各种款式的画像;站着的、座着的、全身的、半身的、金属的、石膏的、金色的、银色的、三五米高至精致玲珑的毛泽东塑像令人眼花撩乱、目不暇接。据称,这样的商店韶山冲有三百多间,这样的毛泽东塑像已销售七千多万尊。

  仅有的一间书店售的是毛泽东生前喜读的古书与研究毛泽东的书多达一千多种,几乎所有店馆的电视里都在播放着当年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人们那热泪盈框、万众沸腾的纪录片,几乎随处可听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歌声,空中时时回荡着带有韶山乡音的伟人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就是今天的韶山,韶山的青山绿水与韶山人的喜怒哀乐总是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毛泽东“情结”。

  在毛泽东故居对面的“毛家饭店”,老板是当年见过毛泽东的七十三岁的汤大妈,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她永远都坚定地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对着她放在饭店里巨大的毛泽东塑像,从未给逝世的父母上香的她,却天天在饭店里给毛主席上香跪拜。

  象这样的虔诚,这样的敬仰在韶山随处可见。

  在距毛故居不远处的毛泽东巨大的铜像前,记者看到来自湘潭市七十多名新老党员在举行完庄严的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后,又庄重地进行了向毛泽东三鞠躬的礼仪。每天在此拜谒主席铜像者无计其数。

  据说,这尊总高达十点一米的铜像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从南京途经江苏、安徽、湖北、江西运回韶山时,当车行至江西境内,并不打算停歇的车无原因地开不动了,停了一夜,第二天车又莫名其妙地可开动起来。江西老(亻加表)说,江西是毛泽东最早拿枪闹革命的地方,也许他要在这里住一晚看一看。

  陪同采访的韶山市宣传科小庞说,铜像运回韶山时,沿途十五公里满是韶山的群众,他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眼里含着泪水喊:“毛主席回来了!”

  这一天,韶山冲出现了两个奇景:日月同辉和杜鹃花开。在韶山,十二月发生日月同辉以及满山遍野开放起火红的杜鹃花极为罕见。

  这一天,韶山村民家家杀猪宰鸡设祭坛,以中国最古老的传统礼仪,纪念伟大的先人。在通往毛泽东故居的道路上,山坡上,跪满本地和外地的群众。

  这一天,来韶山参加纪念活动的群众达二十六万人次,有一万多辆车前往韶山冲,绵延三十余公里。铜像广场燃放鞭炮过后的纸屑厚积达八十公分。

  谈起毛泽东逝世那年韶山的情形,韶山村党支部书记毛雨时感慨万分: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泽东走完他人生旅程那天,韶山毛泽东故居前的水塘中,开满了无数白色的小花。从九月十日至十月九日,来这里致哀的人达二十八万人,最多的一天有四万人。

  他告诉记者,今天伟人的故乡已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农民的一个窗口,每年到此参观的中外人士超过一百一十万人次。韶山的农民因为毛泽东而走上小康致富之路,年收入逾五千元。

  而韶山的官员因为毛泽东而十分清廉。他说:“在外国人面前,我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我是韶山人”。“凡有损于毛泽东思想光辉的话不说,有损于国格人格和韶山名誉的事不做”。因为,这里是毛泽东的故乡--中国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完)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