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华侨:新中国建设事业的生力军

2001年06月27日 21:57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七日电题:华侨:新中国建设事业的生力军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欢欣鼓舞,许多人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

  据统计,建国后五年内,华侨回国参加新中国各项建设的人数近十八万人。他们为新中国的经济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采访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赵红英副研究员时,她谈起这方面的情况如数家珍。

  力学专家印尼归侨陈宗基一九五五年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土变流学和动力学的科研机构,为三门峡、葛洲坝、南京长江大桥、攀枝花、大冶钢铁基地、塘沽码头等重大工程兴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生于非洲毛里求斯的广东归侨、肿瘤学家吴恒兴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放射生物系,第一个肿瘤内科专业,是世界抗癌联盟理事会第一位中国理事。由于吴恒兴在放射学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被美、英两国放射学院先后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美国工作二十年后于一九五五年回国,对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火箭、导弹技术专家,参加了导弹的制造工作。

  此外,还有象李世光、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卢嘉锡、王大珩、方宗熙、王德宝、张香桐、吴仲华、孟少农等许多著名归侨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地质学、物理学、数学、医学、光学、生理学、以及汽车制造业的建设事业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赵红英介绍说,建国后,有不少优秀的华侨运动员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培训条件,回国服务。他们有的在单项运动比赛中获优秀成绩,为国争光;有的则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担任教练,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印度尼西亚归侨吴传玉一九五三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代表中国队参加百米仰泳比赛,第一个到达终点。这是新中国运动员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块金牌。

  中国羽毛球早期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如王文政、陈福寿、侯加昌、汤仙虎、方凯祥、梁小牧等,多为印尼归侨。此外,据统计,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五年,仅福建集美侨校就为国家输送了十名运动健将,三十五名一级运动员,九十多名二级运动员。华侨在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政治稳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加上中共实行保护侨汇和鼓励华侨投资的政策,海外华侨纷纷回国投资办企业。仅一九五七年国务院颁布了《华侨投资于国营华侨投资公司的优惠办法》后,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山东、辽宁、上海、天津、武汉、南京、温州等省市分别成立华侨投资公司,投资额达二亿多元人民币。华侨投资公司在各地的设立,对促进侨乡的工农业生产,繁荣侨乡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完)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