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报道

东南亚华人日常生活的本地化

2001年07月04日 16:52

  东南亚华人是很能够适应环境的一个族群,他们在东南亚定居下来之后,便把这里当作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且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本文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观察东南亚华人是怎样融入当地社会的。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指华人在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变化。“适者生存”,“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些都是说人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华人在东南亚为了生存,就必须对其日常生活习惯作出调整。笔者认为,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相比,东南亚华人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本地化程度是最高和最为彻底的。

  一、姓名

  除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还有比较多的华人喜欢使用中国姓名之外,其他国家的华人平时一般都使用当地姓名。有许多人则同时使用两种姓名,即中国姓名和当地姓名。在泰国,华人普遍使用泰文名字,一些人虽然仍然保留了中文姓名,但很少使用。也有不少华人的第四代、第五代,甚至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泰国华裔中的一些政治家、商人和知识分子一般都保留有自己的中文姓名。如前任总理川·立派,中文姓名叫吕文基。前总理挽限·信拉巴阿差(中文译为班汉),中文姓名为马德祥。前国会主席巴实·干乍那越,中文姓名为许敦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泰国华人都愿意给自己起一个泰文名字,这种现象曾经在泰华社会颇为流行。

  菲律宾华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都喜欢用菲律宾文(主要是指他加禄语)或用西班牙文起名字,但往往在这些名字后面加上其中国的姓,如“Yap”,“Lim”等。如有人叫Binnito·Wan,后面的Wan就是他的姓氏,即姓王;有人叫Theresa·Lin,后面的林是他的姓。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尽管菲律宾华人连名字都菲律宾化了,但是,他们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宗。

  二、饮食

  以吃辣椒为例。中国福建和广东一带的人一般不是很爱吃这类食物,但是,当他们移民到了东南亚之后,受当地饮食文化的影响,加上东南亚的气候比较潮湿,吃一点辣椒有利驱除湿气,于是,辣椒便成了东南亚华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一餐饭如果没有辣椒,他们就会觉得食之无味。就是那些华人餐馆里的各式中国菜,也一定会加上不少辣椒。此外,椰浆、椰丝也是东南亚华人食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东南亚华人的文学作品、回忆录、传记等文字中也有许多关于华人饮食习惯的记载和描述。

  再说筷子的使用。现在的东南亚华人,除了一部分老人之外,均不太习惯使用筷子,而是喜欢使用刀叉和汤匙。在华人开的中餐馆、大排档,一般都同时摆有筷子和刀叉,据观察,在里面就餐的华人,一般都使用刀叉而很少使用筷子。

  在马来西亚,华人的饮食也可以说是相当的马来化了。前年春节期间,我正好在丁加奴州考察,在朋友的陪同下访问了当地许多华人家庭,因为是春节期间,凡有客人来访,主人都要拿出预先准备好的食品来招待客人。据我的观察,这些食品绝大部分都是马来食品,如咖喱鸡、椰浆饭等,一些海南人家庭则还有年糕。我的朋友王雅浩先生的夫人是在丁加奴生活了7代的福建闽南人的后裔,其曾祖父曾经当过甲必丹。王夫人告诉我,她的娘家在日常生活方面已经完全马来化了,她还教我如何像马来人一样用手吃饭。

  三、居住

  在各国的唐人街,中国式的房屋和建筑比比皆是。但是,在唐人街以外的地区,华人的住房则与本地人的基本上没有差别。在农村地区,华人的住房与当地人完全一模一样,都是木式结构的高脚屋。一位马来西亚华人朋友告诉我,在乡村地区,华人要建房子也是请当地的马来人建筑师或工匠来设计和建造。在泰国,许多华人与当地人是混合居住的,单凭房屋的结构,根本分不出哪是华人家庭,哪是当地人家庭。在过去,华人一般都喜欢住在唐人街,楼下是店铺或工厂作坊,楼上则住人。现在的华人,尤其是受过较高教育、有较高收入的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一般都喜欢住在唐人街以外的地区,他们嫌唐人街拥挤、嘈杂。一些华人则在唐人街仍然保留店铺和工厂,另外在郊区或城市的其他地区建房子居住。

  在印度尼西亚外岛地区,有许多华人,尤其是华人农民和渔民,与当地人混合居住,居住条件比较差。

  四、穿着

  现在的华人一般都不穿中国传统服装,如女性的旗袍、男性的长袍马褂。大多数华人都喜欢穿当地的服装或西装。笔者在泰国和马来西亚考察时发现,当地华人,尤其喜欢穿纱笼,这种衣服比较凉快。在菲律宾,华人一般都喜欢穿西服。在泰国銮披汶第二次执政时期(1948—1957年),曾经下令禁止华人穿着中国式的衣服。台湾学者戎抚天这样写道,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华人受到法令的限制,不再穿着中国式衣服或长衫,唐装上衫、中式白丝裤都被废弃不能穿,此后,大多数华人都穿西装。至于妇女的衣着,除少数华人外,都已欧化或泰化,所以华泰两族的衣着已无太大差别。

  在印度尼西亚,不论是土生华人还是新客华人,一般都穿着本地或西式衣服。一位印度尼西亚学者这样写道:“土生华人妇女一般都以穿颜色鲜艳的纱笼和刺绣的短衫为时髦。中国式的衣服已经消失,一些年老的新客华人妇女还会穿裤子,但一般都是穿西式裙子。现在,大多数妇女都穿西式衣服,从家庭制作的最便宜的到特地设计的最昂贵的西式衣服均有。”

  笔者发现,在穿着方面,东南亚华人基本上是朝着两个方向发展演变的,一是西方化,在正式的场合,如喜宴、会议等,大部分华人都西装革履,打上领带;另一个方向则是本地化,在家里或其他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华人多半穿本地服装,主要是纱笼。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




>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