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报道

《明报》社评:企盼一个形实俱新的北京

2001年07月14日 11:18

  北京奥申委在最后一轮的陈述短片﹐以意大利歌王巴伐洛堤上月在北京所唱的《今夜无人入睡》作为结尾﹐这首歌名﹐正是昨晚欢腾雀跃的北京市民庆祝的写照。如果将上次申办的时间也算上﹐经过十一年的努力﹐北京终于获得二○○八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我们希望北京再花七年的努力﹐将这次奥运会办得有声有色﹐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办事能力。“一切为了办好奥运”﹐将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全中国的口头禅﹐也将成为凝聚中国人的动力﹐希望中央政府充分利用这个团结的局面﹐不但将奥运办好﹐而且给予它附加值﹐务求在七年后向世人展示一个更开放﹑更自由的“新北京”。

  北京奥申委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获得奥运主办权﹐但这只是成功举办奥运的开始﹐往后七年﹐奥运组委会将要以加倍的努力﹐筹办这个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昨天﹐在陈述报告后﹐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向北京奥申委提出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北京的环保﹑市民的语言能力﹑能否准时完成场馆的建设﹑打击运动员滥用药物等问题﹐北京奥申委都一一作了圆满的解释﹐说服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给北京。我们希望﹐北京能切实兑现承诺﹐正如申办奥运的口号﹐办出一个“新奥运”。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获得二○○八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是﹕北京”的时候﹐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对一些人来说﹐在北京举办奥运﹐是二百万个新增就业机会﹑是无限商机﹐这是最实际的有形的回报。

  对中国运动员来说﹐能在北京获得金牌﹑打破世界纪录﹐将是他们运动生涯中﹐最有纪念价值的事。

  但在中国举办奥运﹐意义远不止于此﹐北京奥申委承诺以一个“新北京”来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及观众﹐这个“新北京”的具体含义由谁来填写呢﹖六十万人已经登记﹐愿意为奥运会做义工﹐他们从今天开始﹐就要苦练英语及其他外语﹐让运动员及观众感受到“新北京”好客热情的服务精神。组委会将把比赛安排得尽善尽美﹐让运动员及国际体坛人士﹐感受到“新北京”的办事能力。

  证诸北京在过去十年的变化以及领导人的决心﹐北京不难在建设方面一年一小变﹑七年一大变﹐在二○○八年以一个新面貌示人。然而﹐我们更关心其他方面(如新闻自由)的改善。

  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对记者说﹕“我们将给予来华记者充分的新闻自由﹐可以在比赛前及比赛期间﹐到北京及其他城市﹐报道任何他们希望采访的任何事。而且﹐还将容许示威。”我们企盼北京尽早落实上述承诺﹐而且应延伸至奥运会结束后。




>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