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首页>>台湾频道>>新闻报道

大公报社评:“戒急用忍”政策寿终正寝

2001年08月28日 14:27

  为期三天的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会议于二十六日结束,会议共达成三百二十二项共同意见,其中包括扬弃“戒急用忍”政策,代之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并宣告推动“三通”等共识。会议共识如能得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但由于台湾当局和民进党的反对,“九二共识”这一关键问题未能列入会议共识。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基础,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僵局无法解决,经发会促进两岸经贸的一些措施包括促进“三通”谈判等都要大打折扣,甚至难以进行。

  会议两岸组达成的重要共识包括﹕在投资方面,放宽投资五千万美元以上之个案,建立专案审查机制﹔开放企业赴大陆直接投资﹔推动签署两岸投资保障协定及两岸租税协定。在建立两岸资金流动机制方面,共识包括﹕规划推动直接通汇﹔评估规划外汇指定银行与大陆地区金融机构直接通汇﹔企业自大陆资金汇回可循环运用﹔尽速解决大陆投资盈余汇回重复课税问题﹔循序开放台湾金融服务业赴大陆地区进行业务投资﹑设立分行(分公司)或子公司﹔循序开放陆资来台投资土地及不动产,逐步开放陆资来台从事证券投资等。

  在两岸“三通”方面的共识包括﹕开放两岸直接贸易及两岸直接通邮﹑通讯等业务,适度扩大开放大陆物品进口﹔积极推动两岸“通航”,在两岸签署通航协议前,采取过渡措施,减少两岸间接通航之不便。上述共识如能得到落实,无疑对两岸经贸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祖国大陆方面一贯主张大力推进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保护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正当权益的法律体系﹔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台胞投资的政策,特别是对台商投资实行“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各项交流与人员往来,对推动两岸关系发挥了重大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加强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和相互了解。李登辉推行的所谓“戒急用忍”政策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据统计,去年两岸间接贸易额达三百零五点三三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一点一。台商投资祖国大陆项目三千零八十二个,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一六,合同金额三十九点八八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六点四九。去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进一步发展,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和从事各项交流的台湾同胞首次超过三百万人次,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六点三。两岸经贸合作和人员交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前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将从过去以制造业为主,向金融﹑保险﹑电讯﹑旅游业发展,台湾高科技产业也加快步伐西移。为迎接两岸“三通”,台湾航运﹑空运业已在不断扩充船队和航机,以因应未来业务发展之需。

  祖国大陆主张按照“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两岸“三通”,并且为两岸的“三通”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即可消除,双方即可进行对话与谈判,可以谈政治,谈经济,谈“三通”。但台湾当局对“九二共识”这样的事实都不承认,又如何取信于人,如何使人相信他们所谓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台湾当局要想改善两岸关系,恢复台湾民众的信心,挽救台湾经济,就必须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才有可能。

相关专题:台湾频道-媒体撷英


台湾频道>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