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吴敬琏撰文指出,国有股减持要先还账后流通

2002年01月21日 14:57

  中新网北京1月21日消息: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在最新出版的《财经》杂志上,吴敬琏发表了题为《“国有股减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吴敬琏针对国有股减持的思路、定价方式以及新上市公司股份全部流通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吴敬琏不赞同为社保筹集资金的国有股减持思路。他主张国有股减持要分两步走。先解决社保欠账问题,再解决国有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他说,目前评议中的7类方案的共同缺点是循着“为社会保障基金筹集资金”的思路,将问题局限在部分(例如10%)国有非流通股以何种价格转让的范围内进行讨论,而忽略了一些更基本的问题。“是否归还国家对国有企业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就是一个较部分国有股减持如何定价更为基本的问题。”吴敬琏认为,只有明确了前一问题,才能为讨论后一问题设定基础框架。为此他建议,首先明确规定将部分国有净资产(或国有股东权益)划拨过户给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并记入老职工的个人账户;至于其中的“国有非流通股”如何进入流通,则要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国有股减持方式”讨论的基础上选定一个能够照顾各方面利益的方案,与其他“非流通股”恢复流通性的问题一并处理。

  吴敬琏认为,现在仍旧可以回到这一设想上去,将一部分国有资产(或国有股东权益)划归社会保障基金,并根据职工的年工资和本人最高工资记入他们的个人账户。划拨资产的所有权连同按月缴费都属于个人账户的开户人,由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托管。由于“新人”的个人账户资金也已经大量被挪用,除做实老职工的个人账户外,还要用一部分国有资产做实新人的“名义账户”。

  此外,将部分国有经营性资产拨付给老职工的社会保障基金,还有助于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也有利于发展基金组织(机构投资者),使资本市场健康地发展壮大。

  吴敬琏强调,应当通过立法,明确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独立性,并保证个人账户开户人对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监督。

  吴敬琏赞同对现有“流通股”持股人做出适当的补偿,但对净资产定价方式表示异议。他强调,要平稳地恢复沪深两市“非流通股”的流通性。

  吴敬琏说,A股公司的股份被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类,是由过去的“股市为国企服务”的指导思想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由于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不加入流通,抑制了供给,自然就逼升了股价,造成所谓“流通股溢价”。再加上政策托市、庄家造市等活动,造成股市上特别是二级市场上的股价虚升和泡沫生成。由于当前的股价泡沫含有政府政策的因素,政府用这种高市价减持国有“非流通股”显然是很不妥当的。

  吴敬琏强调,为避免继续形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应当在选定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开始实施后的一定时期内,实行新公司的股份都以“全流通”的方式上市的政策。

  当前关于“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讨论,是由“非流通股”减持部分的定价问题引起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改变上市公司股票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畸形交易规则,实现股票的“全流通”。

  为了使这种与进一步对外开放背道而驰的趋势得到改变,必须在国有股减持方案开始实施后的一定时限内,实行新公司的股份都以“全流通”的方式上市的办法。这样,才能使中国证券市场看到与国际接轨的希望。(潘圆)

相关专题:中国股市大震荡

更多报道:中新财经

新闻大观>>经济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