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解放军报评论: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十周年

2002年02月15日 14:11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消息:解放军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十周年,文章如下:

  1992年春天,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就在这时,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作了许多重要谈话。在这些谈话中,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新思想、新论断。这些创新性的理论,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晶,也是科学对待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老祖宗”不能丢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反复教育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同时,他又反对以教条主义和僵化不变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随着人类社会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邓小平同志这种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南方谈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从客观实际中产生又经过客观实践检验的真理。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无数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是战无不胜的。上世纪下半叶,东欧国家和苏联相继发生剧变和解体,并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而恰恰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结果。但是,社会主义在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当然,道路是曲折的。关键是要真正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弄清楚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可以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谈不到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就不可能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道路,也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指出: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它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因为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搞成一种教条式的脱离实际的神秘的东西。学习马列也并不一定非要读许多“本本”,而是要精学,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同志关于“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论断,是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和文风上的一大创新和突破。

  走自己的路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坚持走自己的路;还是照抄照搬、食古不化,机械地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抱着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那些不切实际和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不放?这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就向全世界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到了1992年春天,他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宣称:“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这些,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上,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科学创新的理论勇气。

  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同志一贯主张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勇于试验,错了也不要紧,改过来就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这样走出来的。比如,要不要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外国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开始时,阻力也是很大的。有人极力反对,认为搞特区和旧中国的“租界”一样,是“丧权辱国”,是搞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顶住了压力,并倡导先搞试验,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建立了经济特区。20多年的实践证明,特区“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的创办对于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显然,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思想,是不可能形成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

  不信邪,不怕压,不怕挫折和失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理论创新,是要冒风险的。如果没有不信邪、不怕压、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大无畏精神,是不可能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实践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粉碎“四人帮”后,针对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人“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邓小平同志十分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支持和倡导在全党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促进了全党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重新转移到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顶住来自“左”和右两方面的干扰和压力,多次强调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紧紧抓住不放,决不动摇。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以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邓小平同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没有错,绝不能动摇。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他再次重申:“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这些话,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大无畏革命气概。

  “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内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总是抱着唯书、唯上的思维方式不放,认为凡是上了“本本”的就是“真经”,就不可逾越;至于出现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发生了什么新变化,统统不管,开口闭口“拿本本来”。这种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代替实事求是的错误观念必须突破,否则,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僵硬的教条,就没有生命力。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讲到:“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能够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所以他的思想很解放,思维很敏捷,一系列的新观点、新理论就应运而生。

  “不争论”,抓紧干。这是邓小平同志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理论。新思想、新办法来自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靠无休止的争论,靠坐而论道的空谈,是发展不了马克思主义的。所以,邓小平同志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另外,不争论,最根本的是为了争取时间抓紧干。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在南方谈话中谆谆嘱咐全党同志:“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是担心丧失机会。”总之,要抓住机遇抓紧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尊重客观规律,总结群众经验。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创造新办法,寻找新路子,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总结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邓小平同志的许多创造性的新思想和党的许多新政策就是这样提出来的。比如,富有成效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农民群众创造的。改革开放初期,当这个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事物一出现,邓小平同志就率先大力支持并极力倡导,由此推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改革,继而各行各业的改革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处处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勃勃生机,使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开辟新境界

  学习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他那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坚持理论创新。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创新,理论创新最为重要。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坚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和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一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他们中的“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反而会“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些新的理论观点和他在其他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思想,包括“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都大大深化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坚持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因为,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发展,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也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必须随着这些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党内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亘古不变的“终极真理”,再也不发展了;一种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态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在党的历史上,坚持前一种态度,曾使我们党陷入艰难的险境。历史经验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不坚持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不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坚持。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胜利,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从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着重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是我们观察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当前,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一定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已经有80年的奋斗历史,有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有国内外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一定能够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姜德福孙道同)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