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首页>>台湾频道>>新闻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台湾"当局者"莫"独"迷心窍

2002年02月19日 09:45

  本文系全文转载

  钱其琛副总理一月二十四日在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贯彻了江泽民主席八项主张的主要思想,体现了揭示主流、开创新局的基本精神,寓意深邃,反响强烈。台湾民意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六的民众认同讲话的善意,反映出岛内普遍对缓和发展两岸关系抱有极大的期待。

  在海内外对钱其琛副总理讲话给予积极肯定和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有舆论解读为大陆对台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态度软化”,甚至认为大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都可能松动。据说持有这一看法的根据是讲话中提出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将台湾“本土化”与“台独”区分,特别是明确将广大民进党成员与极少数顽固的“台独”分子加以区别,并欢迎他们以适当身份来大陆访问。

  其实,钱其琛副总理一月二十四日的讲话秉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并无任何改变,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审时度势,从新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了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比如,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多年来的事实表明,大陆方面一贯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济合作,并不断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发展。两岸经贸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在两岸之间解决,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近来就连国外舆论也提醒台湾当局,不要对在WTO框架内两岸协商谈判抱有幻想。因此,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本是题中应有之议。

  其次,关于将台湾“本土化”与“台独”区分。近年来,大陆方面多次表示能够理解台湾人民争取民主,与极少数人搞“台独”是有本质区别的。江泽民主席在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对台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钱其琛副总理今年一月二十四日讲话饱含着对台湾同胞的理解、尊重和关怀,对台湾同胞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复杂心态,对他们当家做主的愿望和要求十分体谅。

  第三,关于将广大民进党成员与极少数“台独”分子加以区别,并欢迎他们以适当身份来大陆访问。早在一九九七年九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就已明确表示“除了极少数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人以外,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多年以来包括民进党上台后,民进党成员以适当身份来大陆访问者大有人在。钱其琛副总理一月二十四日讲话,将以往的做法进一步明确宣布,以便广大民进党成员以及台湾民众更好地了解大陆方面的政策和改善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

  由此人们不难看出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的连续性。今年一月三十日适逢江泽民主席对台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再次重申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这对那些“独”迷心窍、幻想大陆方面会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问题上立场松动、态度软化的人,无疑是当头棒喝。

  报载有台湾当局决策官员认为钱其琛副总理一月二十四日讲话,轻启了两岸复谈之窗。事实是,对于两岸协商谈判,大陆方面不仅开启着窗户,而且一直敞开着大门。只是台湾当局至今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九二共识”,是他们关闭了与大陆打交道的大门。

  当前改善两岸关系的机会再次摆在台湾当局面前。而改善两岸关系的关键,仍是台湾当局是否承认一中原则与“九二共识”,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台湾当局切莫“当局者迷”,以政治短视误判两岸情势,逆势而为,而应真正为台湾人民的福祉着想,以前瞻的视野、理性务实的态度,在承认“九二共识”问题上采取认真的、积极的实际步骤。恢复两岸协商,化解两岸僵局,缓和发展两岸关系,舍此别无他途。

  (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02月19日第五版,原题:《台湾“当局者”不要再“迷”》,作者:心月)

相关专题:两岸关系新走向


台湾频道>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