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专家称“5·7”遇难者遗体鉴定难度相当大

2002年05月11日 08:15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消息:大连“5·7”空难遇难乘客和机组人员的遗体辨认工作如何展开和怎样严密地进行成为焦点。

  昨日,辽宁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处长姜先华接受了《辽沈晚报》记者采访。姜先华曾经两次参与国内空难事故的处理。

  对于鉴定CJ6136航班遇难者遗体的情况,姜先华表示,与其他空难相比,此次飞机坠海时因其属高速飞行之中,机舱内的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并发生大火,因此遗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坏。但在坠海后大火立即熄灭,避免了尸体更大程度的破坏。从目前打捞上来的遗体完好情况来看,损坏较轻,而且比较干净,有相当一部分遗体具备辨认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间泡在水里的遗体也会出现种种反应,因此时间越长越不利于遗体的辨认。

  对于连日来打捞上来的72具遗体的处理,姜先华表示,在进行DNA的鉴定中,由于遗体样品数量多,被采血人员成分复杂,鉴定工作难度相当大。目前参加遗体辨认工作的数十名法医要将任何一件遗体碎片进行取样处理,并做好记录后妥善保存,包括具备辨认条件的遗体,它们将是今后进行DNA鉴定的重要依据。直系家属的采血工作马上进行,DNA鉴定工作马上就要展开。

  据辽沈晚报报道,从提取死者DNA遗传物质再到采集其亲属血样,最终验证死者身源,约需五六天时间。

相关专题:北航客机坠海失事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