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五七"空难现场特写:"我把黑匣子捞上来了!"(图)

2002年05月14日 18:30


潜水员马有坚捧着第一个黑匣子(话音记录器) 宋立仕摄



第一个黑匣子(话音记录器)出水 宋立仕摄



中外专家欢庆第一个黑匣子(话音记录器)出水 宋立仕摄


  中新网大连五月十四日消息:特写:“我把黑匣子捞上来了!”

  作者:张召学 齐彬

  五月十四日下午三点零五分,四十岁的烟台救捞局潜水员马有坚,经过在水下三十多分钟的爬摸,终于把“五七”空难第一个“黑匣子”捞出了水面,让在场的所有人员激动万分。

  此“黑匣子”为舱音记录器,长三十二厘米,宽十九点五公分,厚十二点二公分,重十二公斤左右。它是军地双方六十三名潜水员经过八昼夜的紧张作业的结果。美国专家哈利斯·卡尔说:“我曾参加过世界上九次飞机‘黑匣子’的打捞工作,这是最难的一次,别的‘黑匣子’都能看到,这次‘黑匣子’即使在你的面前,如果你不用手去摸,你也拿不走”。

  马有坚是今天下午两点半下水的,在原来信标定位的基础上,他爬着用手向左一圈,向右一圈,经过数百圈的摸索,终于探摸到一个硬物,由于出事海域淤泥很厚,海水非常混浊,看不清。马有坚就把这个硬物抱起来,放在眼前,等混浊物稍微沉淀以后,他看到这个硬物呈橙红色,其上有黑色的英文单词。马有坚于是立即报告打捞船上的潜水员刘建天,经证实,他判断,这应该就是苦苦寻觅的“黑匣子”。

  马有坚本想用信号绳把“黑匣子”绑上,拖上救捞船,但他怕绑不住,再滑落水中。于是,身负一百五十多斤潜水设备的马有坚亲自用手把“黑匣子”抱出了水面。

  马有坚上岸后,禁不住大声激动地说:“我终于把黑匣子捞上来了!”,所有在场的人热烈鼓掌。

  据介绍,当时“黑匣子”所在位置飞机残骸碎片很多,锋利的铁片把马有坚的双手和双腿都划出了一道道小口子。马有坚说,“黑匣子”当时就在这些残骸里面,发现它真不容易。

  马有坚今年四十岁,曾参加过1999年的11-24烟台海难的打捞工作,有着丰富的水下打捞经验。他说,这次打捞,水域面积这么大,而“黑匣子”又这么小,可谓是大海捞针啊!很难很难,我能把它捞上来,真是太幸运了。

  这次打捞,是马有坚第三次下水,他前两次曾捞上过一具尸体和部分飞机残骸。

相关专题:北航客机坠海失事


新闻大观>>国内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