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新闻报道

通讯:“风云一号D”:追踪风云变幻

2002年05月15日 11:41

  中新社太原五月十五日电题:“风云一号D”:追踪风云变幻

  作者 左赛春、孙自法

  北京时间今天上午九时五十分,中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卫星“风云一号D”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至此,在茫茫太空之中,中国拥有四颗气象卫星追踪风云变幻。此间专家称,“风云一号D”卫星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入主世界气象卫星大国“俱乐部”增添了一块重重的砝码。

  接过C星的接力棒

  “风云一号D”的使命是接替一九九九年五月成功发射的“风云一号C”卫星。D星为中国第二颗业务应用极轨气象卫星,其主要任务和使用要求均与C星相同。

  “风云一号C”设计寿命两年,但它至今已在轨稳定运行了整整三年,且姿态稳定、性能优良,仍在恪守职责地监视着地球及其大气层的风云变幻、发回清晰的气象云图。二000年八月,该星被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卫星的序列,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惟一一颗为世界所接纳的业务应用卫星。C星正式“退役”前,C星与D星将姊妹花开、双星高照,共同为中国和世界气象业务效力。

  “风云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孟执中表示,D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第四颗星,它在太阳同步轨道上每一百零二点三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对地定向控制技术,设计寿命为两年。

  “风云一号D”卫星可以实时或延时发送数字云图,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气象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还可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研究提供监测数据,对研究中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

  并非C星的克隆星

  尽管D星的任务只是“接班”,但决不是C星的简单克隆。孟执中说,“风云一号D”卫星自二000年开始正样设计,它在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等方面充分继承了C星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技术,为解决C星在轨运行中暴露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卫星的稳定性,D星的技术状态作了十四项修改。

  “风云一号C”虽口碑甚佳,但金无足赤,中国科技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去除了C星“病根”,D星不再有什么“头疼脑热”。孟执中表示,他对“风云一号D”卫星长期可靠地稳定运行很有信心。

  D星亦有“继承人”

  在研制生产“风云一号D”卫星的同时,孟执中还肩负着“风云一号”卫星的升级换代产品——新一代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风云三号”总设计师的重任。他透露,“风云三号”卫星的方案论证工作已基本结束,将进入卫星的初始研制阶段。

  “风云三号”卫星为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的卫星,其研制思想充分继承了中国卫星研制的成熟技术和经验,贯彻组合化、通用化、系列化的“三化”设计思想。卫星上将配置十种有效载荷,由于增加了微波遥感器,可实现全球三维、全天候、多光谱、定量气象探测。

相关专题: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新闻大观>>滚动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