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新闻报道

国际周变为科博会——五月北京跟高科技的约会

2002年05月24日 15:12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国际周)是高科技的盛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国际周)给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从1998年到2001年,在4届国际科技周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签定了66个项目,其中50个已经入区投产运行,签约项目成功率近80%。

  1998年第一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开幕,当时已经走过6年发展道路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敏锐地觉察到国际周的价值,开发区投资机构和企业牢牢把握住这个机遇。在第一届国际周中签成6个项目,其中日本第一制药投资2900万美元在开发区建设的合资企业已成为区内生物工程新医药产业中的支柱企业。

  在此后的3届国际周上,开发区签约项目逐届增加,每一届都有亮点,而且亮点不断增加、放大,呈几何级数增长。

  1999年第二届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中,开发区签约项目有8个。其中赛诺基因北方研究中心和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监测中心等项目名列其中,这标志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档次上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从那一年开始,国内外著名的科研机构、认证机构也开始涌入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念得到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向着高档次、高品位的“精品开发区”的目标迈出一大步。

  2000年第三届国际周是引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巨变的一次国际周。这些签约项目达到18个。如今声名远播的“星网工业园”就是那次国际周中最重要的成果。

  仅两年时间,“星网一园”的15家企业已经全部入园。这些企业各具特色,它们中既有像三洋能源投资8900万美元这样的巨额投资企业,也有像揖菲电这样的高技术含量企业,优质的印刷电路板这样的重要科技产品就是揖菲电最强项。金长科,“蓝色巨人”IBM和国内著名的长城集团建设的合资企业,不仅是名列全球500强的IBM在开发区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长城集团在开发区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星网一园”15家企业加上星网的“龙头”诺基亚,在开发区的总投资达到5.5亿美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800亿元人民币。目前,“星网二园”已经启动。

  2001年第四届国际周是开发区获得大丰收的一年。台湾地区IT行业的领军企业富士康落户开发区。国内4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网通也在这次国际周上与开发区签定协议,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开发区建设公司总部大楼、研发中心、技术展示中心、宽带应用研究室、培训中心和信息中心。

  在这次国际周上开发区共签约32个,签约总额27.6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5个,签约金额占签约总额的81%。其中高科技项目20个,特别是代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有12个,投资金额占到投资总额的77%。

  目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新材料和软件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而这5大产业的形成与“国际周”带给开发区的机遇密不可分。

  “国际周”促进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5大支柱产业的迅速形成,并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和完善了具有开发区特色的、能够代表首都经济特色的新型产业和完整的、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开发区契合“国际周”带来的机遇,找准定位,突出优势,搭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快车。(据《经济日报》作者:张苏娅)

相关专题:北京科博会


新闻大观>>滚动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