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新闻报道

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 专家解析原因

2002年08月12日 10:27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消息: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即使现在十分红火的生物科技成果,实际的转化率也不足20%,而这样的成绩已使其他门类的科技成果转化望尘莫及。专家认为应提高科研对市场的认识、企业对科技的认识。

  解放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吴乐斌。他认为,造成科技成果不能很快转化的原因很多,一是科技成果还没有做到让投资者满意的程度;二是有些科学家还不习惯按产业的需求进行科研,研究的市场针对性差。三是企业对科技的认识不足,有时甚至还处于很初级阶段。

  目前想跟科技挂勾的企业很多,但实实在在投资、认真研究开发、帮助寻求市场的投资者微乎其微。大多处于很浮燥的状态,有的来头很大,资金雄厚,但往往是拿了合同就再也找不到影子了,原来是到二级市场炒概念去了。有些小企业不想对科技成果有真正的了解,总想拿科技成果当银行,想今天存上一元钱,明天就可取出两元。企业对不能立竿见影获得收益的科技成果缺乏耐心,使很多企业与许多新成果擦肩而过,把本来属于我们的收获被海外或港台拿去了。

  如何使这种现象得到改观,吴乐斌认为,政府投资与个人投资相结合,风险共担,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此外,应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以税收作为杠杆,调节各种产品的比例;用不同税率的税收作为调节不同利益集团的手段。对于政府倡导的绿色环保的产品,应降低税收;那些不利于生态发展的产品,税收应相应提高。税收只有偏重创新方向,才能使创新工作有所发展。




新闻大观>>科教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