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08月30日星期五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社会新闻

新疆采风录:克拉玛依油田人的生态农业梦

2002年08月30日 06:08

  中新社克拉玛依八月二十九日电题:克拉玛依油田人的生态农业梦

      中新社记者李鹏

  坐着越野车在戈壁滩改造成的林带和农田里转了大半天,记者终于见到新疆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邱长林时,已经感到很劳累了。邱却笑着在墙上的“作战图”上标出记者的活动范围说,“你们只看到了这一小角”。

  邱长林的“作战图”全称是“克拉玛依五十万亩生态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示意图”。这份图上标记的克拉玛依这一中国西部“油城”的宏伟再造计划—高效生态大农业开发工程。

  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里是“黑油”的意思,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随着油田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座石油城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第一个大油田,石油不仅是克拉玛依市的支柱产业,更是“生存产业”。

  因为石油,诞生在戈壁滩上克拉玛依在新疆“富甲一方”。到今年底,克拉玛依石油产量将突破一千万吨。去年,克拉玛依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一百六十七点五亿元,经济总量位居新疆第二位。

  生活虽然富裕了,但正如克拉玛依市市长唐健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资源性城市,不可避免地面临最终面临衰败。“

  克拉玛依的生存环境恶劣,是新疆主要的沙尘暴发生地,年降雨量只有一百零五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了三千毫米。长期以来,克拉玛依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单一,制约了克拉玛依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虽然克拉玛依油田已探明储量可开采一百年,但是石油资源毕竟有限,总会枯竭。基于这种认识,克拉玛依除大力发展以“魔鬼城”、“石油城”为代表的旅游业外,还在区域内规划了二百多万亩高效生态大农业开发区,到二○一五年完成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替代产业。

  石油工人在戈壁滩上搞农业,这看起来似乎是异想天开,但克拉玛依却逐渐让这一梦想变为了现实。搞农业需要水,克拉玛依人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在茫茫戈壁修建了长达四百六十三公里长的引水干渠,每年因此获得四亿方水量。

  水引来了,石油工人怎幺转型为“农民”?技术、观念都是难题。邱长林一开始从工厂被派往农场,怎幺都想不通,不愿意。但是几年过去,邱越干越有劲头,越干越摸出了门道。

  邱长林说:“我们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最发达的、最先进的农业,不能走‘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发展模式。我们需要高科技、高起点,高标准最终达到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因此确定了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大农业开发思路,以种树种草为主发展林纸业和养殖业。”

  按照既定规划,克拉玛依准备到二○○五年建成五十万亩的国内一流的生态节水型农业开发区,并且最终要将克拉玛依建成全新疆乃至中国重要的造纸业基地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说,克拉玛依人将工业的思维延伸到农业上,这种工业和农业的交叉非常好。的确,农业是永不衰竭的产业,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人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戈壁上也多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人工绿洲。

  (完)


 
编辑:余瑞冬

更多报道:中新财经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