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大学生调研佐证引起"南京大屠杀"研究专家关注

2002年09月17日 14:13

  中新网9月17日电 今年夏天深入南京郊区调研并取得百份记录侵华日军暴行证词的南京理工大学的8名大学生最近又有新发现:他们已核实了“罗森报告”中的人名、地名,这一重要发现已经引起了“南京大屠杀”研究专家的关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驻华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乔治·罗森博士Dr.GeorgRosen发回不少记录侵华日军暴行的外交文书。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公布了保存在波茨坦档案分馆内的《罗森致德国外交部的报告》,被研究人员称为“罗森档案”或“罗森报告”。因为汉译德、再德译汉,所以“罗森报告”中的地名、人名很难译得准确,这成了困扰史学界的一个难题。

  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暑假,南京理工大学先后有8名同学,深入到栖霞、江宁的近20个镇村,调查了上百位老人,对“罗森报告”中一份当年难民代表给在江南水泥厂工作的德国人京特博士、丹麦人辛德贝格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主席马吉牧师的“呈文”所附的部分遇难者姓名进行核查,发现“于其宝”、“史松赢”分别应为“余其宝”、“时松筠”等,并取得了这些遇难者的乡亲和后代的证词。

  一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得悉这一成果后十分重视,认为这有力地证明,当初中国难民代表写给京特、辛德贝格和马吉等国际友人的“呈文”中所反映的情况确是事实。(南理宣袁建阳)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