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0月07日星期一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体育新闻

亚运花絮:雨中的倩影 白领族与背囊客

2002年10月07日 08:41

  中新社釜山十月六日电题:亚运花絮

  中新社记者杨伏山

  雨中的倩影

  清晨从住地一出门,忽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面对到釜山以来的第一个雨天,没有携带雨具的记者茫然不知所措。好在雨尚小,记者冒雨狂奔一小段路,赶上班车,前往新闻中心。

  然而,车抵新闻中心之后,雨越下越欢,记者的心也越来越沉。无奈之下,只好鼓起勇气再次往三、四百米距离开外的新闻中心狂奔。才开跑几步,一名撑着花伞的韩国小姑娘一边向我疾步走来,一边向我招手。透过彼此都不太娴熟的英语对话,得知她是韩国某大学二年级学生。她一路撑伞“护送”我到达目的地。

  当雨中我们彼此说再见时,我忽然发现这位热心的韩国大学生志愿者,在雨中远去的倩影是多么的美丽。

  白领族与背囊客

  赴亚运采访的记者,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但共同点不难找到。那就是:文字记者像写字楼里的白领一族,摄影、摄像记者像背囊客。

  数码时代,记者传递信息快捷方便多了,但他们肩上的“重量”也增加了不少。文字记者,以往只需一根笔、一张纸,借助传真,即可把所见所闻化成美妙文字传回各自总部,现在则人手一部电脑,加上韩国电源插口制式不同,需要另外携带转换插头,还有接电脑的电话线、宽带线什么的,文字记者不正儿巴经手提类似写字楼里高级白领的电脑文件包,还真不行。

  比起文字记者,摄影、摄像记者的装备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至少,他们还得多带上数码相机及充电器、大小不同的镜头等等。如此一来,电脑包之类容量已严重偏小。他们想出了一个聪明办法:背上行囊。所有“兵器”全扔进去了。于是,釜山记者堆里背囊客越来越多,渐渐流行开来,直至成为一种时尚。

  新闻中心人气日旺

  初到釜山,主新闻中心还显得宽敞舒坦。眼下,情景可有点不一样了。最明显不同就是,老外记者越来越多。各种肤色、各种装扮的记者,使得原来主新闻中心略显单调的阵容一下子丰富了许多。原本还显得绰绰有余的记者工作平台,这下子各家媒体抢着在自己认为满意的位置,注上自己单位名称标志,以示“占领”。划地为牢,各自为政,一时蔚为风景。与此相联系的是,主新闻中心为记者提供的保险柜,原本稀稀疏疏还能见到一些未被占用的钥匙,在上下五层保险柜上老实地呆着;转眼间,所有的钥匙不再“寂寞”,他们都跑到了记者胸前挂着的特别采访证上了。原来记者为防丢失,把自己占领的保险柜钥匙别在记者证上,随时可以取用存放在保险柜里自己的器材。有人说,记者证上有小钥匙的,一定是老记,因为他们经验老道,先下手为强。


 
编辑:张炜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