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0月28日星期一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文娱新闻

南音古乐将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2年10月28日 06:00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七日电(记者 黄少华)晋唐雅乐南音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被提上日程。目前有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相传,南音相传形成于晋唐,五代十国时期即公元十世纪中叶随中原移民传入泉州闽南一带。目前,南音流传区域除闽南地区外,还包括台湾、东南亚、港澳等地。

  据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系,专家称之为“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现在保留的南音风格,要求须以纯正闽南方言的泉州腔演唱。因而南音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和古汉语价值,同时也面临断代的危机。

  今年来,拥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称称号的泉州市先后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南音为项目名称,向联合国申报两项世界遗产,并于五月启动有关工作。今年七月下旬泉州市组织南音艺术家到去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故乡江苏表演,并交流经验。艺术家们发现,均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南音、昆曲,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都在日渐式微,是文化韵味、现实处境有着惊人相似的乐种。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为了保护、弘扬光大南音,泉州市已将南音列为该市中小学音乐教材。目前,泉州市有一百二十多所学校的十二万学生习唱南音。从一九八一年以来,泉州市还举行了七届有海内外艺术家参加的南音大会唱。

  泉州市文化部门和南音乐团借来北京参加第四届中国曲艺节之机,今天与此间媒体举行座谈会,推介南音古乐。泉州市文化局局长蒋夏雨说,提出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是当地政府对保护南音古乐的一种承诺。

  在座谈会上,南音艺术家们还演唱了“风打梨”、“郭华买胭脂”之“暗猜暗想”选段,和“梅花操”。缠绵委婉,优美动听,令在场者如痴如醉。

  根据安排,今晚和二十九日晚,泉州南音艺术家们将应邀分别到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两场传统南音艺术展示性演唱,二十八日晚将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以《深深海峡情》参加曲艺节演出。在京期间,还将举行与音乐界、学术界、艺术界专家、学者的多场座谈交流。

  据介绍,俟条件成熟,泉州市将直接向中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递交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有关材料。


 
编辑:宋方灿
相关专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