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1月03日星期日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走近十六大:扩大开放是中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关键

2002年11月02日 18:35

  中新社海口十一月二日电 题:扩大开放是中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的关键

   中新社记者 莫成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刮起了“改革开放”的旋风。东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相继建立了“经济特区”;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又宣告成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事业锦上添花。

  二十多年来,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示范、辐射和带动了内地省市的发展,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车轮”滚滚前进,影响深远而巨大。

  海南经济特区近年来认真吸取九十年代初房地产“泡沫经济”教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夯实基础设施,摆脱了困境,基本上形成了以新兴工业、热带高效农业、热带海岛旅游业以及信息产业、海洋资源开发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以“洋浦开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以“博鳌品牌”推动全省扩大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二00一年海南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五百六十六点零五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八点九。海南建省办特区十四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逾百分之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然而,中国加入WTO后,有关“中国经济特区的使命是否结束”,“中国是否还需要经济特区”的话题,不时见诸报章,在学术界也产生了一些争论。

  “扩大开放仍是中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特区对内地的示范、幅射和带动作用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亟待加强和创新。”对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迟福林认为,海南、厦门经济特区经过努力能够成为台湾与内地经济联系的结合区,在两岸经济协作中发挥桥梁作用,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新贡献。当前,有关方面应当提出大的政策决策,推动经济特区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

  在迟福林的眼里,“博鳌亚洲论坛”是中国和海南的一个品牌,它给海南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一种开放的形象。他认为,海南可以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这个国际会议平台与外界进行信息和人员的交流,使自己在亚太地区间、国际间的影响面扩大,利用“博鳌品牌”提升自己的对外开放水平,由此吸引众多的投资,推动海南的发展。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教授认为,作为拥有独立立法权的海南,今后在深化改革方面可以继续在全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加入WTO后,海南特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受到挑战,但在特定的转轨时期,许多政策潜力、政策的开放都是与改革连在一起的。有没有政策优势,一方面可以创造条件去争取,另一方面可以在与WTO接轨的背景下,通过改革来挖掘政策的潜力,形成新的政策优势。(完)


 
编辑:叶晓刚
相关专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