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1月04日星期一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中国推出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报告 涉及多个方面

2002年11月04日 06:40

  中新社金边十一月三日电(记者 王永志)今天下午三时,首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在此间举行。作为湄公河的发源地,中国发表了《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表明中国政府为实现次区域各国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积极态度。

  由中国国家计委、外交部、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日前推出的“国家报告”称,进入新世纪,构筑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湄公河次区域是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的共同愿望,将创造共同发展的新机遇,实现次区域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全长四千四百八十公里的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一九九二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了由亚洲开发银行倡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机制,中国领导人多次阐明中国在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态度和立场,并已将湄公河区域合作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五个重点领域之一。

  此次发表的“国家报告”分十一部分,今后合作内容。

  中国代表团此次向柬埔寨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的一亿元人民币经济合作协定,承担修复七号公路桔井-上丁路段,以及今天签署的昆曼公路境内部分路段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大湄公河次区域政府间电力贸易协定》等,均可视为为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区域合作的实际举措。


 
编辑:李淑国
相关专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