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1月12日星期二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社会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肉麻情话“宝贝很想你” e时代短信充溢亲情

2002年11月12日 15:03

  中新网11月12日电“宝贝,今天工作忙吗?很想你。”看到这样肉麻的“情话”,你绝对想不到这是老爸老妈们给女儿发的手机短信。在广州工作的张小姐,几乎每天都要和远在江苏的父母通过这种手机短信方式“传情”。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随着“空巢”家庭的逐渐增多,许多E时代的父母也开始借助短信、QQ和联网游戏与子女沟通。

  ——半百老妈学五笔打字

  张小姐去年大学毕业后,远离父母在广州上班。去年春节回江苏老家时,张小姐给爸妈“孝敬”了一台手机。从此,二老就改变了每周的“电话家教”方式,不定时地给女儿发去温馨短信。张小姐说:“开始没想到老爸老妈还那么认真,50岁的人了,方言太重拼音不好用,为了发短信还学起了‘五笔’。老妈有次还在短信里说,很羡慕我打字的速度,真是可爱。”据张小姐介绍,和父母用手机短信沟通不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平时说话,爸妈轻易不会讲些‘爱’、‘牵挂’这样肉麻的字眼,但是写成文字后就很容易接受,每次看到父母发来的温馨短信,心里挺感动。而老妈有时也会转发比较搞笑的短信逗我开心。那种惊喜,比朋友之间发短信强烈多了。”

  “我爸也爱给我发短信,理由之一是省钱。每次发回短信汇报情况,只花几毛钱,还能有说悄悄话的感觉。”来自湖南的刘小姐向记者展示了她珍藏的一条“老窦短信”:乖乖女,中秋节老爸送你一个三层月饼,一层是甜蜜,中间是暖心,最里面是爸妈的爱。“我知道这不是爸爸的原创,看到他那么花心思修改发给我,做女儿的心里真的很温暖,原来老爸也挺浪漫的。”

  ——网爸边斗棋边问话

  周先生身在广州,父亲在浙江,两个人都是围棋发烧友,每个星期都会在网上过招。因为周爸爸苦练打字,现在已经达到每分钟10个字的速度,以致于周先生在下棋的同时经常要应对老爸的“家教”。据周先生称,父亲退休前常年在外地工作,思想比较前卫,后来在家里购置了一台电脑、联上宽带。去年利用探亲时间,周先生指导爸爸学会了收发邮件、网上炒股、下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们有个父子约定,周末要在联众网上杀一盘。我爸性子比较急,我要是出子慢了点,他就会在那边气呼呼地催个不停,我隔着电脑就能想出他的表情,有点穿越空间做知己的感觉。”

  周先生还向记者抖了一桩趣闻:“我爸前段时间专心学五笔,拆字拆得不亦乐乎。经常会打长途问我,这个字怎么拆那个字怎么拆,挺虚心好学。掌握了基本用字后,凭着棋艺比儿子强,老爸常在下棋的时候发话过来,问问我的工作、生活,搞网上家教。”

  ——“空巢”家庭流行短信

  据了解,“短信家书”、“网上聊天”多在一些“空巢”家庭中流行。独生子女大学毕业工作在外,住在老家的父母拥有手机、电脑后,大都会迷上手机短信这种时尚家书。这类父母年纪通常在45岁~55岁之间,容易接受新观念,短信家书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沟通桥梁。


 
编辑:赵建
相关专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