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1月22日星期五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46》:穿过王家卫的墨镜的噩梦

2002年11月22日 15:02

  有关《2046》即将重拍的报道,这两三个月来基本已成为媒体的“狼来了”:老记们从最初听到一丁点消息就闻风而动,信誓旦旦地宣称“铁定开机”,到后来的将信将疑、“有望开机”,这两天干脆变成了不再轻信谣言、“仍然没有落实”。反正媒体没有“明年5月一定要交货的压力”,大家乐得陪王家卫大导演再玩上半年!

  一部电影拍3年在当今的电影界绝对算得上“天方夜谭”,更绝的是王家卫这部《2046》拍了3年还没拍完,期间硬生生把日本超人气偶像木村拓哉从单身贵族整成了“孩子他爸”,没想到“他爸”所拍的全部素材还都作了废。以墨镜为形象标记的王家卫当然不会泄露3年中浪费了投资人多少心血,不过近日香港某老牌电影制作机构的一位主管人士告诉记者,如果由他们公司来“如此这般”地拍摄《2046》,开销起码已超过1亿元港币。如今《2046》又要与上影合作重拍,投资将超过千万元,想来经过“千锤百炼”的《2046》完成后一定会“艳光四射”,不过核算一下它的投入支出比,恐怕只要等到2003年就能看到它“亏本”的命运了!

  拖拉成风让片商遭殃

  其实王家卫的拖拉作风早已名声在外且历史悠久:当年拍《东邪西毒》时也是拍到一半便拍不下去,只能搬来“铁哥们”刘镇伟助阵,拉起原班演员拍了一部笑翻天的《东成西就》,才算解决了自己的投资危机。

  前年的《花样年华》同样慢慢吞吞拍了15个月,这在一般2、3个月就能完成一部影片的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幸好影片在戛纳得奖,荣誉的光环巩固了王家卫的国际名导地位,也冲淡了他一贯拍片拖沓、票房欠佳的尴尬。

  一位影迷说,王家卫其实就是这样的人,他拍电影就是随着自己的性子,像开无轨电车开到哪里是哪里,撞得好就成了一部名作,撞得不巧也就是一部平庸之作。从投资人角度看当然忍受不了这样的创作方式,如果已经拍出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只是一堆垃圾,谁还愿意继续陪你玩?

  如果说以前的拖拉还有追求艺术质量、等待灵感的成分在内,那么这次拍了3年仍然“难产”则多少显得不负责任了。最近香港多次传出王家卫用完投资、片商欲告他的消息,而他这次转到内地寻找合作伙伴终免不了给人留下“拆东墙补西墙”的意味。换句话说,如果法国片商的合同限期不是2003年而是2046年,那么去年木村拓哉追问《2046》何时拍完时怒气冲冲的话语可能倒会成真:“我看等到我拍完,我都老啦!”

  刘镇伟成了“垫背”的《2046》还若隐若现,忽然又传出了F4加盟王家卫贺岁新片的消息。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不约而同的:“王家卫倒是蛮有生意脑子的,谁红就找谁!”

  其实作为一个上海男人,王家卫天生就不缺商业头脑。早几年一般的香港影片过2000万才算合格,他自己的影片几乎从来不过千万,但他却与擅拍商业片、常拿好票房的刘镇伟合组了泽东电影公司:一个永远在那里拖拖拉拉地拍着让每个演员都云里雾里的艺术片,票房不好却终究戴上了“国际大导”的桂冠;一个总是老老实实地拍着让大多数人乐不可支的搞笑商业片,票房大把大把地赚了却还要承担“烂片”的罪名。

  更难得的是,为人宽厚的刘镇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委屈,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他的拍片历程。6年前他就已提前“退休”,专心致志地在加拿大陪伴自己的太太和女儿,去年架不住“好兄弟”王家卫一番苦劝,重出江湖拍了一部《天下无双》,该片在香港贺岁档中虽败给《嫁个有钱人》和《呖咕呖咕新年财》,却在内地票房大收,刘镇伟再次“救”了兄弟一把。拍完《天下无双》刘镇伟曾坚定地表示不会留下继续战斗,“我会很快逃回加拿大,我喜欢过安静的生活”,才一年不到,他再次“背叛”了家人来帮兄弟。照这样的趋势,刘镇伟一定是“《2046》不息、拍贺岁片不止”。

  兄弟当然是无怨无悔,可F4的那四个大帅哥如果也知道自己只是《2046》的“陪衬”,会不会有点想不通?

  采访手记作秀的墨镜

  王家卫爱戴墨镜,酷得可以。从2000年11月《花样年华》登陆内地以来,先后数次在采访中面对这位现今香港电影界艺术电影的“旗帜”性人物,有关他戴不戴墨镜的原因却看到了几个不同的答案,最后自己都糊涂,好像也成了他片中的演员,永远搞不清哪个镜头才是他真正想拍的。

  比如两年前面对央视《对话》主持人要求他脱下墨镜的要求时,他的回答简直要让影迷感动:“墨镜是这么多年拍电影的一个代价,白天写剧本、晚上拍戏,眼睛已经习惯了黑暗,如果摘下墨镜,你们看到的将是眼泪,因为我的眼睛对灯光太敏感了。”可是不久后在上海大学的课堂里见到他时,一副透明眼镜戴了两个多小时也没见他“热泪盈眶”;今年7月他和家人赶到上海影城看《星战前传2》,又是一副白镜外加一大袋爆米花吃得不亦乐乎……

  现在终于想通了,墨镜只是王家卫接待媒体时作秀的工具,好比女明星总要在自己脸上打理一番才肯“见光”。酷是酷了,真诚却不见了,王大导演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为谋生而大写鬼片的小编剧,也不再是那个拍出《阿飞正传》的热血青年,就象一位早十年就与他相熟的记者说的:“从前能和家卫勾肩搭背走路,现在找他是不容易了!”

  “无足的鸟”生出了“双足”,不知道还能飞多高?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蔡颖


 
编辑:李艳敏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