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1月29日星期五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认定:中国女书是活着的世界性古老文种(图)

2002年11月29日 10:20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女书

  中新社永州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白祖偕)在此间刚刚结束的国际女书研讨会上,专家认定,中国女书不仅是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而且是一个活着的世界性古老文种。其产生年代应在母系氏族社会,最迟在商代便出现了。

  以中南民族大学谢志民教授为代表的女书研究专家指出,中国女书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是古代中国南方民族文化的信息。首先,女书有大量的甲骨文借字遗存和大量来自甲金文的字符。如女书中的爪、盆、灾、步、岁等字在字义上与对应的甲骨文相同,在字形上彼此间也有明显的规律性结构对应变化关系。其次,女书留下了大量的鸟图腾文化遗迹,大量字符以像鸟体或鸟体部分之形构成。如女书的“中”,像鸟身,头上昂,鸟喙向上,左侧斜画像羽冠;“头”,像鸟头之形。

  尤其重要的是,女书构成中还能找到大量的原始稻作文化痕迹,很多字符勾勒了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稻作农业工具和稻米食品组合物形象。如“禾”,像带穗的稻子;“苗”,如幼芽丛生的禾苗;“发”,像稻芽破土而出之形;“刀”,如收割水稻的锯镰之状等。专家认为,这种造字思维,显然只有在原始稻作农业的创造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

  专家说,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中国北方商王朝使用的文字,史家认为从未流传到南方。但中国南部偏僻山区瑶族妇女使用的女书中有大量甲骨文借字遗存的事实说明,关于甲骨文的流传,关于瑶族历史,还有许多今人未知的东西,需要人们去挖掘、去发现。

  专家指出,破译中国女书中的古代文化密码,对揭示中国南方民族文化的许多秘密,填补中华文化长长的历史空白,拓展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妇女学、民俗学以及民间文学等,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编辑:李艳敏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