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4日星期三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台湾频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台湾选战分析:"超级战区"选情紧绷箭拔孥张(图)

2002年12月04日 11:05


谢长廷与黄俊英

  选前一周,高雄市跃升成为台湾今年选举的“一级战区”,朝野两大党纷纷重兵进驻高雄市,进行最后冲刺。

  与台北市一直是“一对一”的局面不同,高雄市原本是“一对多”的战局。民进党籍现任市长谢长廷,寻求连任,挑战者则有国民党籍的黄俊英、无党籍的张博雅(唯一的女性候选人)、施明德(曾任民进党主席,后脱离民进党)、黄天生。选战开启后,谢长廷虽不像台北战局中的现任“市长”马英九一路遥遥领先,但却也是一直居领先地位,历次民调中,他大多有35%-40%的支持度,胜过其他候选人(黄俊英17%-24%、张博雅10%上下、施明德3%左右)。

  但11月中旬起,情势渐有变化。国民党籍的黄俊英声势渐增,民调显示,黄俊英的支持度一路攀升,由20%出头,逼近30%。同时,谢长廷支持度略有下滑。谢、黄二人,差距拉近。

  到11月底,也就是距投票日不到10天之际,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公开呼吁该党支持者“选择”黄俊英(而不是他原先力挺的张博雅)后,泛蓝军票源汇流黄俊英的态势大致底定,黄俊英声势大涨,多家媒体所做的民调都显示,黄俊英支持度首度超过谢长廷。(黄:谢,《中国时报》是35%:32%,《联合报》是35%:34%,TVBS电视台是45%:33%)

  自此,高雄市选情呈现谢、黄二人对决的局面。原本领先的民进党传出“警讯”,开低走高的国民党则士气大振,双方也同时视高雄市为“超级战区”,全力攻防。

  根据TVBS电视台12月2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黄俊英支持度为41%,谢长廷为39%,双方可说是势均力敌。

  民进党方面,主打“总统牌”,陈水扁继1日南下高雄,偕谢长廷徒步大街小巷拜票后,本周民进党在高雄举办的几场造势大会,陈水扁本人或夫人吴淑珍也将亲自到场助阵,为民进党“保卫高雄”而努力。

  国民党方面,主打“主席牌”和“南北双英”的诉求。党主席连战也将连续南下助选,党中央亦将辅选重镇放在高雄,并预计请台北“市长”马英九以拍摄影带的方式,拉抬黄俊英,全党营造“南北双英”、“双赢”的气势。

  除了台面上的造势大会之外,其他选举议题也闹得沸沸扬扬。评论者称为,“弊案牌”流弹四射。包括近日爆发的“新瑞都”舞弊案,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李全教指控,谢长廷曾于“新瑞都”开发期间收受一张新台币450万元支票;谢长廷则指控,高雄硫酸杩厂市地重划案中,前市长吴敦义(国民党籍),与当时担任副市长的黄俊英,有图利特定地主之嫌。

  以目前情势来看,谢、黄二人是“五五分”之争,而且变数仍多,恐怕得待投票结束,才能知道鹿死谁手。

  而4年前的高雄“市长”选举,就是最后“翻盘”,谢长廷险胜原本民意调查居于领先的“市长”吴敦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出身学术界的黄俊英,原本并不被看好。初期是国民党内角逐者众,黄俊英在党内民调并不高,国民党高层却属意他,引发其他竞争者反弹;再加上国(国民党)、亲(亲民党)整合不成,临到参选时,国民党仅“推荐”他参选,而非“提名”他参选。(推荐,而非提名,外界解读为表示还有退选的空间)

  但黄俊英竟能开低走高,于在野阵营中脱颖而出,支持度远超过比他政治资历深的张博雅、施明德,并威胁及谢长廷。

  也由于高雄市长选情在倒计数时刻出现新情势,使得台湾各政党与舆论,已将选战焦点南移到高雄。舆论并开始讨论,“民进党万一连高雄市也保不住,党主席陈水扁要不要负起政治责任?对下届‘总统’大选布局,将产生何影响?”

  也因此,台北、高雄市长选举,已成为国民党与民进党另一场关键的“政权保卫战”。(本文摘编英国BBC驻台湾记者杨孟瑜报道)


 
编辑:秦欣
相关专题:2002台北高雄选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