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6日星期五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经济专家称非公经济理论十个方面形成完整体系

2002年12月06日 14:13

  中新网12月6日电 从中共十二大到十六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十个方面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理论专家辜胜阻的看法。

  中华工商时报的报道说,新当选中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辜胜阻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民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战略的研究。日前,他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谈了非公有制经济论述的理论体系。

  辜胜阻认为,中国共产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保护私人财产”,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艰苦探索的过程。20年的探索使这一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十个方面组成。

  (1)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坚决反对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两者对立起来”,主张“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新社会阶层定位。中共十六大报告对新阶层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定位将会极大地调动新社会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为民富国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劳动与财富源泉。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财富来源的“五要素”论,即财富来源于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承认了除劳动收入外其它四大要素都对财富的创造有独特的贡献。强调要坚持“四个尊重”,即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劳动者提供剩余产品,关键是看这个剩余产品的支配和使用。如果剩余产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就不是剥削。

  (4)私人财产与小康目标。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把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和生活更加富足殷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目标。

  (5)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与功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有特殊的功能。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6)个体私营企业与创业。中共十六大报告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要重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7)市场竞争与市场准入。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8)收入差别与分配调节机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9)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三个结合”:即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

  (10)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尊重、鼓励、保护、表彰”,即尊重他们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鼓励他们的创业精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表彰他们中的优秀分子。


 
编辑:赵建

相关报道:梁金泉:中国非公经济出现前所未有发展势头 (2002-06-07 08:13:18)
          中国完全取消对非公经济外贸领域准入限制 (2001-08-01 08:49:08)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