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6日星期五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统一高考公平吗?专家审视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2002年12月06日 15:21

  中新网12月6日电 统一高考是否公平?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高校扩招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吗?高校收费后贫困生怎么应对?80余位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日前汇聚厦门大学,就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研讨。今天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将专家“解析”与“碰撞”总结成四个方面。

   统一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平?不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

  有专家指出,由于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在我国存在,因而高等教育领域表现出种种的不公平,主要有:1、不同地域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一样。表现在招生录取分数线各地区相差很大。2、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一样。家庭经济实力雄厚的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比经济状况差的学生要大得多。3、不同学校之间竞争不平等。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同,高校之间竞争的起点上的不平等。

  “严格的统一考试是确保公平合理选拔人才和人才质量所必需。”对“高考录取分数线不统一,录取标准反差很大”的问题,有专家说,一部中国考试史实际是中国人追求公平的历史。由于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差别很大,每年参加高考的几百万考生不是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起点公平”只是一个很难实现的善良的愿望。

  “人的天赋有大小,能力有高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学识涵养、个人经历的千差万异,无不构成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即使人人都可以上大学也并不等于实现了高等教育公平,因为上哪所大学又将成为千军万马争相挤过的独木桥。事实上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

  “能否通过统一全国高考分数线来体现教育公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理论上讲这种平均主义的做法不利于调动发达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甚至会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实际操作上也并不可行。目前全国的统一考试只是统一了考试科目和相应的考卷,阅卷则是分省组织进行,各省市具体掌握阅卷标准难以做到全部统一,要求统一划定分数线难以操作,甚至会滋生出新的腐败。”

  “在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的情况下,教育政策的选择要倾向于实现多数人利益的公平。”

  “统一高考不能达到理想的公平,然而在没有其他更公平且能够操作的制度可以取代它时,高考便是最可行的相对公平的制度。”

  “高等教育的公平,不仅体现于能不能接受高等教育,更体现于接受何种高等教育以及接受高等教育后有何用的问题上。政府不仅要关心高等学校招生规则和招生行为的公平,更要关心进入大学校园后的学生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公平问题。也就是要关心他们每个人在大学中是否受到了合适的教育。他们的人格和权利是否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学业以及其他行为是否得到了公正的评价,以及他们是否公平地分享了学校的教育资源等等。”

  高校扩招——收费如何关注贫困生?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近一倍,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

  在“盘点”扩招三年成就的同时,专家也指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与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长近一倍的发展速度相比,高校教师总量只增长了31%。过高的生师比很可能成为制约教育质量、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扩招后,高等教育是走向公平还是走向相反?有专家说,大规模的扩招意味着就学机会的扩大,但同时带来生源质量下降、办学条件不足等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意味着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为平庸者提供超出能力所能利用的太多的机会,或是给有才华者提供的机会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两者都属不公平。”

  有专家分析,随着我国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的增大。如何为他们提供帮助是亟待关注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无疑对贫困生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几个问题仍需要解决:1、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措施。2、地方政府对地方所属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补贴措施。3、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

  “教育不同于市场,市场总体来说是个买方市场,而教育则是个最大的卖方市场,中国人‘望子成龙’的独特情结,更加重了卖方的力量。教育的个人收益率目前仍较大,老百姓仍能从教育中看到希望,迫切希望子女接受哪怕是高消费的高等教育。对于社会下层和边缘地带的老百姓显然有失公平。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一部分人将失去上学的机会。”

  也有专家提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可否改革学生交学费的时间,以‘能力换学费,’将交学费的时间由学年初改到学年末,根据成绩评定学生交费额度。把学费和奖贷学金结合起来?”

  教育资源配置——“花盆”还是“大地”?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实质上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很难。”有专家说,目前采用的“优势偏向型”的非均衡配置,这种“倾斜”政策类似于植物栽培学中的“花盆”方案:精心选择一些优良品种和幼苗施以特殊的土壤和养料给予特殊的看护和精心的修整,使其按照园丁的意愿而快速成长。但相对于植物栽培,高等学校和人才的培养要复杂得多?例如如何选择“倾斜”对象?

  “或许目前资源分配的‘大地’方案更公平,它不是将‘倾斜’的对象放在特制的‘花盆’里,而是将所有的学校、学科和人员一起置于‘大地’上,让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让吸引力强、生长力旺盛者吸收更多的养料,实行一种资源分配与绩效挂钩的政策,根据其贡献和发展水平给予重奖和重点支持。”

  有专家认为“这种方案看起来比较合理,但实施起来也确有困难。‘花盆’方案更重效率,‘大地’方案则更重公平。目前可行的选择是有效地将两个方案有机结合起来。”

  公平与效率——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解、解释,专家各有说辞。

  有专家说:公平与效率,逻辑上说不是一对矛盾,但两个相关概念在一定情况下往往产生矛盾。公平与效率如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从而达到“双赢”。我们要寻求它的平衡点,寻找它的最佳区域。

  也有专家认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并非如经济领域的公平与效率那样具有矛盾关系。效率是就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而言,公平则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两者似乎并不构成一对矛盾范畴。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是接受教育机会均等。而经济领域的概念指获得收入机会均等。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在于家庭背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住环境。影响高等教育效率的因素在于高等教育的内部,如资源的有效配置。

  “某种意义上讲,公平和效率是一致的,公平即效率,效率即公平。教育公平与效率只是分析教育问题的两个维度,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标准应多样化、个性化。”

  “我们是否有必要对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和管理奉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进行反思,努力寻求一种高效率高公平的方案。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效率不同,不能依靠市场的调节来实现,政府的政策将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政府部门在讨论制定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时,不仅要关注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效率,更应该在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上下工夫。”

  谈及教育中的腐败现象,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上“重点”校,无论是分数择校、学区制、钱择校还是“电脑派位”都不能消除权利在其中的作用。社会现实中的考试舞弊、权学交易和钱学交易、学校乱收费、学术腐败等亟待整治。而要遏止这些腐败就必须从制度着手。(作者:左春明)


 
编辑:李艳敏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