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9日星期一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颂英雄》,不是英雄

2002年12月09日 16:39

  《颂英雄》(电影《英雄》主题曲)

  曲:张亚东 词:林夕 唱:王菲 评委个人评分:3分(10分为满分)

  在很久或者不久以前在传诵

  人影憧憧

  有人倒下来获得光荣

  一个人跌倒总有旁人为他而心痛

  你的英勇是他的残忍

  谁能够为所有人效忠

  看谁看懂想谁想通

  谁都忘记了宽容

  只想着自己的英勇

  谁提着灯笼看左看右都有他苦衷

  坚持执迷顽固说到底

  每个人只为自己效忠

  我们等待改变世界的英雄

  看谁在最后成功

  染红整个天空成全了谁的梦

  这世界需要有人被歌颂

  我们等待保护自己的英雄

  轰动好让自己感动

  染红整个天空成全个人的梦

  这世界需要有人被歌颂

  我们等了一个又一个英雄

  看谁在最后成功

  染红了谁天空成全了谁的梦

  只是为了叫千万人鞠躬

  张艺谋真可谓老谋深算,一部《英雄》至今仍未公映,但宣传炒作已经沸沸扬扬了大半年之久,从剧照严禁曝光,到海报层出不穷,从片场跟踪实录,到剧本完整披露,出完小说又出纪录片,接受完独家访谈又开记者招待会,片花卖完又卖,几乎连庆功会都提前举行完了,广大老百姓们(除了能在深圳观看试映的数百幸运儿)依然未能在电影院亲睹“英雄”降临,只有摸着被吊到半天高的胃口呼疼:怎么这“英雄”比村姑还扭捏?

  吊瘾仍旧继续。《英雄》电影原声唱片开始预售,而MTV都已经在电视台热播。主题曲《颂英雄》由王菲、张亚东、林夕这雷打不动的铁三角组合制造,这依然是老谋子的“阴谋”之一,公映前就招安了广大王菲歌迷,票房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保证,用心何其良苦!但笔者觉得,《颂英雄》除了MTV中那些《英雄》镜头稍有看头之外,其余无甚可取。

  三大错位

  先说演唱。王菲在约满EMI和签约索尼之间,有一大段时间空白,因此以往每年一张的王菲唱片今年算是泡汤了,菲迷们只有靠听阿菲的一些电影主题曲解解馋。顽皮跳脱的《天下无双天啦地啦》只是饭前小吃,缠绵悱恻的《我爱你》算是头盘,大制作《颂英雄》才属于主菜,阿菲冷冽孤清的歌喉依旧带有出尘的寂寞荒凉,和《英雄》画面意境还算般配,但只属不过不失,一来为旋律歌词所缚,二来像《英雄》这种强化男权、淡薄女性意识的武侠片,主题曲由女声演唱不免带有错位与讽刺,由此更能证明张艺谋选择王菲,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业行为,并不如他对外宣布的表面理由那么堂皇大方。

  再说作曲。不知是何原因,在谭盾做完所有电影配乐之后,张艺谋才惊觉《英雄》缺了一部商业大片应该有的主题曲,就临急临忙拉了张亚东进来,但这首与谭盾音乐肯定有一定隔阂的《颂英雄》,会插进电影中哪一部分(破坏电影配乐的完整性),恐怕也是一个伤坏了老谋子脑筋的问题。究竟是否只在电影结束后才响起,还是根本只在原声唱片中出现,笔者拭目以待。不过听完《颂英雄》,笔者不得不相信将英伦电子玩得出神入化的张亚东,其实并未能承载电影所蕴涵的东方传统文化及中国历史感,纵然加入纷纷扬扬的民族乐器,也只得其声不得其神,老谋子的一厢情愿,又一次遭逢错位。

  最后说说作词。被许多歌迷尊为“夕爷”的林夕,纵横港台16年,作品已逾两千。如今他俨然是港台词坛教父,只要作词一栏打上“林夕”二字,就如同一个保证品质与销量的金质盖印,难怪众歌手监制都那么趋之若鹜。但林夕出“行货”(敷衍之作)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他词作的质量因人而异,他偏爱的歌手才能常常获得好词,其他的,大多只能讨个名分而已。王菲就是林夕偏爱的歌手,可是《颂英雄》却不是一首好词,甚至连死忠菲迷都不喜欢,原因耐人寻味。

  词人气质

  这其实与词人气质有关。纵观林夕这位中文系毕业的才子词作,其作品覆盖范围十分之广,有剖析男女情爱、赞颂父母亲情,也有针砭时代弊端、讽刺都市冷漠,或甜或苦或积极或颓废,连佛经禅学、基督教义、哲学道理都被他一一收进词内,但其表现形式,都离不开以小见大、眉目传情,纵使意象万千,但均以细腻而精致的笔触刺人心魄,就如黛玉葬花,梁祝化蝶,催人泪下。但当林夕一涉及家仇国恨的“大”题材,不免有些茫然,因为他有李清照的敏感、张爱玲的“小心眼”、柳永之寂寞悲凉,却惟独不能如“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是词人气质所限,先天使然。所以这首二百多字的《颂英雄》,言词呆板内容空洞,食之无味观之无趣,全无英雄气概,反而絮絮叨叨婆婆妈妈,如某些“晚会歌曲”一般让人讨厌。

  其实像《英雄》这种题材,港台词人中,并非没有能够驾驭之人,最适合的人选莫过于黄弹。“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不过十个字就把笑傲江湖的滔天气势倾泻开来,这种畅快淋漓、纵横睥睨的大写意手法,只能出自豪爽奔放的弹叔笔下,而与细腻婉约的林夕无关。除了气魄万千的《沧海一声笑》(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曲),临摹萧峰豪迈气概的《万水千山纵横》(电视《天龙八部》主题曲)和改自古曲将军令、铿锵有力《男儿当自强》,都是黄弹豪放词的经典范例,拿林夕填写的同类题材作品《天煞孤星》(《中华英雄》主题曲)、《风云》(《风云·雄霸天下》主题曲)相比,高下立判。

  把眼光再放远一点,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一位香港词人达到流行音乐豪放词的巅峰,他就是卢国沾。一首《天蚕变》不知唤醒了多少男儿武侠梦,一句“冷眼对血路,寂寞是命途,明月映山岗,倍觉孤高”道尽生命苍凉;而与《颂英雄》一样描写秦始皇的《秦始皇》(其实《英雄》中最大的英雄是秦始皇而不是那些反秦刺客),仅仅用开头六个字就把整首《颂英雄》压下去,那就是“大地在我脚下”!六个字一锤定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英雄盖世谁与争锋?所以后来者,常常把歌中“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的词句作为对卢国沾的赞颂与敬仰,这是不得不提的题外话。

  但可以预见的是,《颂英雄》在用人上的错位与失败,应该无碍于张艺谋在《英雄》这部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毕竟这样一部众星辉映的“年度大作”,是不可能被一小撮人的口水淹没在英雄秳的。毕竟深谙商业游戏规则、已得天下与人心的老谋子,才是娱乐圈的当世“英雄”。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许皓宇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图:章子怡出席《英雄》造型漫画大赛颁奖仪式 (2002-12-07 20:55:11)
          在美宣传低调 《英雄》遭金球奖冷落?(图) (2002-12-06 16:12:48)
          低价闯市场《无间道》12元DVD沪上大战《英雄》 (2002-12-06 11:23:10)
          图:张艺谋《英雄》入围奥斯卡候选者名单 (2002-12-06 10:15:16)
          买家打破沉默:千万元买《英雄》不会亏 (2002-12-05 16:25:26)
          “菲”唱《英雄》 同名主题曲在香港推出 (2002-12-04 16:35:41)
          张艺谋携大作《英雄》 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02-12-04 16:24:43)
          《英雄》12月14日首映 沪穗不放影片 (2002-12-02 15:38:37)
          张艺谋《英雄》音像权拍出天价 业内指难以赢利 (2002-12-01 11:00:17)
          组图:张艺谋新片《英雄》旗开得胜 (2002-11-29 19:19:38)
          《英雄》四大尴尬 (2002-11-27 14:48:06)
          黄叶飞红衣舞 张曼玉章子怡《英雄》对打(图) (2002-11-27 11:16:13)
          《英雄》今日签约包飞机 京沪广三地同步上映 (2002-11-22 11:34:15)
          《英雄》VCD、DVD国内音像版权月底将拍卖 (2002-11-21 09:45:43)
          谭盾:《卧虎藏龙》是女儿 《英雄》是儿子 (2002-11-14 15:15:30)
          《英雄》将在香港上映 同名漫画同时推出(图) (2002-11-13 09:45:03)
          王菲演唱《英雄》主題曲 有望角逐奧斯卡 (2002-11-07 14:48:06)
          不要“魔鬼化”《英雄》 (2002-11-04 10:18:52)
          香港电影市场低迷 《英雄》被寄予厚望 (2002-10-31 10:12:47)
          若为《英雄》故 自由皆可抛? (2002-10-31 08:43:49)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