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10日星期二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深圳商报评出2002年度中国股市十大新闻事件

2002年12月10日 13:02

  中新网12月10日电 在深圳商报日前评出的“2002年中国股市十大新闻”中,停止减持国有股以及QFII机制正式启动成为焦点。

  深圳商报今日报道称,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开放步伐。QFII启动、允许向外资转让国有股和法人股以及首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等事件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进入新阶段。

  报道指出,2002年,是众多影响股市发展的问题被提到新的高度认识的一年。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将为最后解决非流通股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报道强调,2002年,证券市场有太多重大事件发生。只挑选了其中认为对当今和今后市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需要说明的是,没有入选“十大新闻”的一些事件,如市值配售重新启动、上证180指数推出、债市火爆、期市升温以及PT退出历史等,也是2002年中国股市的重大新闻。

  停止减持国有股

  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该消息6月24日见报,两市90%个股当日以涨停报收,成交量达到898亿元,出现“井喷”行情。

  国有股减持政策最早出现于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国有股存量出售的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次日,沪深股市开盘即放出巨量,股指跳空高开,沪深股市涨幅一度接近10%的涨停线,两市股票几乎全线涨停。2002年1月26日,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公布了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指出,公布的方案仅仅是框架性和原则性方案,并非是最终的操作性方案。由于中国股市非流通股问题一直是困扰市场发展的敏感问题,因此,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力非常直接和巨大。

  QFII机制正式启动

  11月8日,央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显示业界关注多时的QFII机制正式启动。

  QFII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最新动作,意味着外资机构可以购买A股了。按《办法》规定的时间计算,理论上,明年1月“老外”就可以购买A股了。

  办法对外资持股比例作了限制。要求单个合格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0%;要求所有合格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总和,不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0%。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公布了外资机构投资国内证券市场的投资额度,即单个合格投资者申请的投资额度不得低于等值5000万美元的人民币,不得高于等值8亿美元的人民币。

  中科创业案开庭

  6月11日,中科创业股价操纵案在北京开庭审理。

  涉案金额54亿元、卷宗500余册,涉及126家证券营业部,因为如此“辉煌”,中科案被媒体称为“中国股市第一案”。同时,也因为这是第一起对中国股市“庄家”的审理,而受到各层面的关注。

  此次审理的是中科创业操盘手、资金组织者丁福根、董沛霖、庞博等人。中科创业案的主角吕梁“缺席”,据称在被监视居住的情况下“消失”在北京的大雾中;而另一“主角”朱焕良据称隐身美国,也没有出现在被告席上。

  中科创业事件的爆发始于2000年12月25日中科创业股票突如其来的暴跌。此后的10个交易日,该股一连10个跌停板,直到2001年1月才停止下跌的趋势,而股票的市值已损失了2/3。与此同时,与中科创业有关的股票也受到波及。

  2001年1月10日,中国证监会以股价暴跌严重影响股市正常秩序为由对中科创业立案调查。在这前后,该案的关键人物、被认为是“总指挥”的吕梁出人意料地借助媒体公开亮相,自曝中科创业“坐庄”的内幕,使这一案件获得了空前关注。

  三板“变脸”

  8月29日,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改进代办股份转让工作的通知》,标志运行一年的“三板”以更像一个市场的形象存在。

  《通知》使“三板”出现的最重要的变化是,当股份转让公司符合“股东权益为正值或净利润为正值”等条件时,其股份实行每周五次转让,和主板完全一致。另外,《通知》明确将退市公司列入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

  9月16日,为鼓励退市公司重组,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退市公司重组后允许公司全部股份在股份转让系统流通”的政策。此消息引发了“三板”全线跌停,主板的ST公司也是雪上加霜。第二天,针对市场恐慌情绪,证监会声明“三板全流通”不等于主板也有全流通的考虑。

  “中经开”出局

  6月7日,央行发布公告,宣布撤销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并收缴其《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与《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

  至此,因运作巨额资金在证券市场上屡屡翻云覆雨而被市场称为“股市第一庄”的中经开轰然倒下。按央行公告,吊销中经开金融许可证的原因是该公司严重违规经营。

  中经开被撤销后,其下属的证券营业部在银河证券的托管下照常经营。中经开下属的独立法人实业公司在清算组管理下照常经营。

  中经开曾经是证券市场的“大腕”级机构。中经开最早扬名于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半年后,中经开又因在长虹配股事件中严重违规而被证监会处罚。中经开最后盛宴是著名的问题股———东方电子和银广夏。这两只问题股飚升的背后都有中经开的身影。

  交易佣金下调

  5月1日,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下调。

  此次佣金下调的力度前所未有,即只规定了3‰的上限,下限是不得低于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和证券交易所手续费等。

  佣金下调的通知发布后,本已如火如荼的佣金大战更现惨烈。一些小券商甚至公开宣布要实行“零佣金”,媒体上每天都会出现某公司佣金调整的消息。相当多地方的券商为了共同利益坐到一起商议对策。最后,证券业协会出面,一场混乱的佣金大战逐渐平息。

  今年下调佣金对证券行业的影响非常深远。证券全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深圳本地股重组

  今年市场的神经始终为深圳本地股重组而激动。

  3月初,深圳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尽快重组深圳市属上市公司》的提案,提案被媒体报道后,由深深房、深深宝领涨,深市本地股整体上扬。炒作深圳本地股的热情被点燃。从3月开始,经过多轮次炒作,70家深圳本地股在4个月的时间里,至少有26只股票的股价上涨幅度超过了30%,其中涨幅超过50%的有13家之多,占总数的18.57%。其中,深赛格上涨了78.52%,深深房上涨了75.88%,深宝安上涨了75.235%。深宝恒、深天地、深国商、新都酒店等也分别上涨了71.19%、69.61%、68.68%、60.03%等。

  深圳本地股行情和深圳市政府重组本地公司的战略构想有关。《深圳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显示,深圳将对能源、燃气、交通运输、供排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其他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其他经济成分投资参股,实现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对港口、机场、电力、轨道交通、公路、供水、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实行投资开放政策。

  深圳本地股重组也和外资并购概念紧密相关。其中新桥参股深发展等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题材。

  允许外商受让国有股

  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并加以规范管理。

  《通知》规定,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原则上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向外商转让的非流通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对市场不会造成负面冲击。

  《通知》规定,外商受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应持满一年后,才能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转让。

  首家合资基金筹建

  10月1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安联集团作为发起人的国安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获准筹建。

  拟筹建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国泰君安持有67%的股份,安联集团持有33%的股份,注册地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发起设立基金、基金管理业务及中国证监会允许的其他业务。

  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认为,通过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用市场份额与海外同行交换有关的营销、管理、风险控制等先进的技术,可以提升国内基金业的运营水平,加快海外基金管理公司进入中国基金市场的步伐,达到中外双赢的目的。

  证券民事赔偿案开审

  1月24日,首例证券民事赔偿案———“大庆联谊”案被人民法院受理。

  当日,京沪两地3位股民状告“大庆联谊”虚假陈述案获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这是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券民事赔偿的相关通知下发以来,人民法院最先受理的一宗证券市场民事侵权赔偿案。

  11月11日,上海投资者彭女士诉嘉宝实业公司等因虚假陈述引起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以和解方式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结案。彭女士获得来自被告方的一次性补偿人民币800元。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相关通知后,第一个结案的证券民事赔偿案。彭女士也因此成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案中获得款项的第一人。(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刘伟)


 
编辑:刘研

相关报道:搜狐中新社等联合评出网民眼中的“十大新闻” (2002-01-11 14:34:30)
          中国证券报评出今年中国证券市场十大新闻 (2000-12-28 12:52:29)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