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 页 新闻大观 国 际 财 经 体 育 文 娱 台 湾 华 人 科 教 图 片 出 版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台湾频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新闻分析:2003年将成两岸前景关键性一年

2003年01月02日 11:12

  再过一年多时间,台湾又会举行“总统大选”。经过台北、高雄两市的“市长选举”,台湾政治生态陷于一片扑朔迷离状况。

  陈水扁能否当选连任,国民党及亲民党这个所谓“泛蓝军”能否整合成功,把民进党赶下台?若陈水扁连任,他的两岸政策会如何走?如果泛蓝执政,其两岸政策会改善与大陆的关系吗?

  从现在开始,台湾政治生态会朝什么方向走呢?也许,刚刚结束的台北、高雄两市“市长选举”结果可以让我们理出一个蛛丝马迹。

  在台北、高雄两市“市长选举”之前直到现在,台湾社会面临的是一个从所未有的艰难状况,那就是经济凋敝。套一句台湾媒体所形容的,从经济着眼,台湾目前不景气的状况可以说是“哀鸿遍野”。

  据一位台湾经济专家称,在过去,台湾社会并非没有经历困难,但在这些困境中,总存在着希望,总让人认为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陈水扁不会积极主动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民众及企业界对台湾现状都有一种毫无希望的看法,因为一来对民进党的执政能力缺乏信心,二来对台湾当局和在野人士只顾政治内斗而忽略经济的心态,也心存绝望。

  其实,说白了,台湾执政和在野人士,甚至于一般民众都知道,台湾经济起死回生的唯一希望,就是及早和大陆改善关系,促使两岸贸易及其他方面的接触正常化。再简单一点说,只有大陆的市场才能救台湾。那么,民进党当局何以不愿朝此途走呢?

  也许,李登辉对陈水扁的批评可以一语道破陈水扁对两岸问题的心态。李登辉在11月下旬批评说:“陈水扁只懂选举,不懂国家管理。”这句话之所以揭开陈水扁的心头之痛,是因为,目前在台湾,无论大、小选举,民进党所获的三分之一左右的票数很少有变化,但对陈水扁而言,2000年“总统大选”时,他之所以能险胜,全靠30多万张偏激独派选民的选票。

  因此,对陈水扁来说,这30多万选民是他连任的基本依靠,是已知数;如果他在两岸政策上有所改变,可能会失去这些人的选票,同时却未必能吸收另外一群中间选民或泛蓝选民的支持,这属未知数。对他来说,改善与大陆的关系反而动摇了他执政的基础,何况他既已当上“总统”,许多既得利益已经使他不必考虑两岸关系是好是坏,倒霉的是台湾百姓,陈水扁不会直接受害。

  民进党颓势已成必然

  对陈水扁来说,虽然在北高两市“选举”过后,表面上宣称,台湾的政治生态仍为“南绿、北蓝”的状况,但是,陈水扁乃至于民进党人士对这次“选举”结果是否会影响民进党继续执政,都捏一把冷汗。

  因为,马英九在台北市的得票近88万,而谢长廷在高雄市以3亿多新台币经费却只以不到3万票的优势,打败了只花2700万、名气不大、无政治魅力的国民党候选人黄俊英。这种发展标示了一个苗头:尽管陈水扁、李登辉全力拉抬,民进党在全台湾的颓势已成必然。

  问题是:民进党的颓势,民进党的“烂”,是否自然软化为泛蓝阵营的优势呢?未必见得。因为:

  一、到目前为止,泛蓝阵营的整合还遥不可及,虽然连战和宋楚瑜两人在去年北高“市长选举”后曾会晤后声称,国民党和亲民党在2004年将共推一组“总统”候选人,宋楚瑜也软化口气称,他未必坚持非当“总统”不可,而且在去年12月5日,北高“市长”选举前夕那幕下跪的动作已说明了,宋楚瑜自知其声势已不如往日,必须“口软、脚软”,可是,泛蓝阵营整合困难重重;

  二、在北、高两市“选举”之后,国民党看到选举结果对民进党不利,又出现“大头病”,以为重拾政权有望,对亲民党的态度又高调起来,甚至于在党内各派都磨拳擦掌,企图占山头,夺利益。而亲民党建党的唯一目标,是把宋楚瑜推上“总统”宝座,若宋自甘屈居第二把手,许多亲民党大将势必利益落空。因此,在泛蓝整合底下,其实蕴藏着这些人预先谈判政治利益的意图。如此,国民党与亲民党的利益何能交集?两党要整合又谈何容易?

  三、目前,台湾的前途全系于两岸关系的前景,然而,国民党和亲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口气与民进党并无太大区隔,仍然抗拒“一国两制”乃至于“一个中国”政策,因为连战和宋楚瑜两人都被怕扣上“卖台”的帽子。

  前景不容乐观

  展望2003年的两岸关系,若台湾的经济状况持续恶化,我们当然不排除陈水扁在两岸政策上改弦易辙,走出一大步。但是,从陈水扁的行事风格来看,在面临竞选时,与其冒险去改善关系,不如掀起查弊案,造成社会一阵大风波,掩饰民众对经济的不满。因此,改善两岸关系是陈水扁最后不得已才会走的一招棋。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阮次山(原题:《2003年两岸关系何处去?》)


 
编辑:秦欣
相关专题:两岸关系新走向
首 页 新闻大观 国 际 财 经 体 育 文 娱 台 湾 华 人 科 教 图 片 出 版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