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媒体披露铸就中国“神舟”的航天幕后英雄(图)

2003年01月06日 10:55


中国“模拟人”进入“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总设计师刘竹生


  中新网1月6日电 新华社今天播发通讯:共铸中华“神舟”——记为航天工程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文章全文如下: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3年间,全国100多家科研院所的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投身这一规模宏大的载人航天工程,以赤诚之心和顽强拼搏精神共铸中华“神舟”。

  ——飞天“大力神”与聪慧“大脑”

  “神舟”飞船是由火箭送上太空的。运载火箭的“心脏”——发动机,被称为“大力神”,其性能和可靠性决定着航天发射的成败。西安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接受长征二号F火箭发动机研制任务时,立下了“军令状”:确保火箭发动机在飞船发射中万无一失。记者在研究院总装车间看到,技术人员在总装庞大的火箭发动机时,每一个装配动作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并保证发动机里没有一点点异物。航天发射的环境十分复杂,他们就将发动机置于远比航天发射还要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了19次“试车”,以便充分暴露问题。就是凭借这种精神,这个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动机,至今没有出过一次故障,保持着100%的成功记录,被誉为“金牌发动机”。

  运载火箭的升空和飞行,除了“大力神”的推动,还离不开聪慧的“大脑”——箭载计算机的指挥和控制。西安七七一研究所是箭载计算机的主要研制单位。截至目前,他们研制的计算机参加大型航天发射试验139次,没有一次失误。

  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巨大的艰辛。由于航天计算机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火箭升空时的剧烈震动、太空的真空环境、强烈的电磁辐射以及巨大的温差等,所以对质量的要求格外严格,这给研制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有一件事七七一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至今还津津乐道。在一次会上,有些领导和专家对他们研制的航天计算机能否适应恶劣工作环境存有疑虑。所里的技术人员将一台计算机高高抛起,砸向水泥地面,请领导和专家当场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一切正常。领导和专家们信服了。

  由于载人的特殊需要,计算机的可靠性指标高达0.9998,也就是说在火箭一万次飞行中,计算机出现差错不能超过两次。为达到这个目标,科研人员竭尽心智,刻苦攻关,自主研究出先进的“冗余容错技术”。这项技术的特点就是由几台计算机同时进行工作,如果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其他计算机就拒绝执行错误指令,并夺其“指挥权”。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的航天飞机和法国阿里亚娜火箭采用了这一技术。

  ——飞船上的“大哥”与“小弟”

  能源对飞船运行须臾不可或缺。“神舟”飞船入轨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展开太阳能帆板,建立轨道姿态,完成对太阳的定向跟踪。太阳能帆板是飞船上最大的部件,被称作“太阳翼”,伸展开达几十米。帆板上的太阳电池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电能,给飞船的运行和船上各种仪器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天津电源研究所研制的“太阳翼”,为“神舟”插上了飞天逐日的“翅膀”。飞船在轨运行时,由于飞船的天线等凸出物对“太阳翼”会产生一定的遮挡,造成局部过热,以致损坏太阳电池。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全力攻关,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技术,研制出特殊的带有二极管的太阳电池,从而保证了“神舟”飞船能源供应的万无一失。

  与庞然大物的“太阳翼”相比,飞船上各种各样的小器件就成了“小弟弟”,但它们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沈阳航天新光集团研制的“连接锁”,就是这样一个“小弟弟”,小得可以一手把握,但作用却关联飞船试验成败。

  “神舟”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组成。处于飞船最上部的是轨道舱,航天员主要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位于飞船中部的是返回舱,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推进舱处于飞船下部。“连接锁”就承担着飞船3个舱段之间连接和分离的重任。就是这个小小的“连接锁”,在火箭上升时,要承受重达数吨的载荷,保证舱间紧密连结;而在飞船返回时,两舱间12把“连接锁”又必须根据指令同时“开锁”,保证轨道舱和返回舱准确分离。这就要求“连接锁”既要十分牢固,又要十分灵巧。新光集团把研制生产“连接锁”命名为“共产党员工程”。一批共产党员成为攻坚的主体力量,许多技术人员和工人纷纷要求参加,保证了“连接锁”研制成功。

  河南六九三厂研制的电连接器,被称为飞船的“经脉”。一旦它接触不良,所连接的电子器件就会“瘫痪”。一只插针式电连接器,直径不过0.8毫米,但需要经过机械加工、塑压、热处理等近20个技术工种才能完成。有外国专家断言,中国至少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研制出航天专用的“双曲线”电连接器。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科研人员们通宵达旦苦干,仅用28天就研制成功了。

  ——航天员的“生命保护神”

  保证航天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逃逸,这是载人航天工程重要的课题之一。长征二号F火箭顶端有一个类似“避雷针”的逃逸塔。火箭起飞时,如果出现了严重威胁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情况,逃逸塔上的逃逸发动机会点火起飞,将逃逸塔与火箭相分离,携带飞船安全降落地面。而火箭起飞后正常飞行120秒,到达39公里的高空时,必须抛掉逃逸塔,保证飞船入轨。逃逸发动机的形状非常不规则,结构相当复杂,航天第四研究院开始研制时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航天发射时,故障的发生一般都十分突然,这就要求逃逸发动机必须在小于0.2秒的时间里迅速启动,将航天员带出危险区。同时,发动机的推力必须恰到好处,推力太大,航天员因超重过强,会瞬时失去知觉;推力太小,则达不到逃逸要求的高度,降落伞就无法充分打开,也会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第四研究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在设计、绝热技术、机械加工、复合材料工艺、装药技术等方面,进行了17项攻关,其中多项在国内是首创,终于研制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逃逸发动机,其综合性能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飞船在轨运行,舱内的环境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七七一研究所研制的航天员计算机生命保障系统,犹如随船的保驾“医生”,能实时监测航天员所在舱内的温度、湿度、气压及航天员各种生理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地面指控系统和航天员报警。在无人飞行试验期间,这种系统可以对飞船上“形体假人”的呼吸、心电、血压、体温、声音等生理信号进行精确模拟,为航天员上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采访中,我们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做的工作而激动。我们深信,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国航天的丰碑上刻下了他们的名字和功勋。作者: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 新华社记者奚启新 中国军工报记者程前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