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说:去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三亚解缆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首次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中国海军护航周年 为国际海上安全合作做出贡献】。迄今为止,中国已派出四批护航编队,海军的护航行动已进入有序接替、常态化运行的新阶段【大事记】。在海军护航行动实施一周年之际,刚刚凯旋的海军第三批护航官兵及海军专家,25日上午10时做客中新网,与网友分享护航中的感受、故事【中国海军护航故事第三批护航编队女兵故事】,盘点一年来的护航成果。敬请关注,您有问题可在聊天区留言。 (2009-12-24 14:57)
主持人 说: 一年前,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三亚解缆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这是中国海军首次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迄今为止,中国已派出四批护航编队,海军的护航行动已进入有序接替、常态化运行的新阶段。 在海军护航行动实施一周年之际,我们请到了刚刚凯旋的海军第三批护航官兵,以及海军专家,与广大网友分享护航中的感受、故事,盘点一年来的护航成果。 首先,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三位嘉宾: 海军某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大校。 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门诊部护士邵小琴,2009年6月,她主动向组织请缨,成为海军护航编队战斗舰艇首批女军人中的一员。 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舰载直升机团副团长刘进坤,护航期间,他在第三批护航编队9636号舰载直升机机长,被编队评为“护航尖兵”。 (2009-12-25 10:10)
曹卫东 说:大家好。 (2009-12-25 10:11)
邵小琴 说:大家好。 (2009-12-25 10:13)
刘进坤 说:大家好。 (2009-12-25 10:13)
主持人 说:首先第一个问题问一下小琴,您是女兵,158天的海上护航生活,除了辛苦还是什么感觉? (2009-12-25 10:14)
邵小琴 说:应该是苦中有乐,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2009-12-25 10:15)
主持人 说:您作为一个女兵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2009-12-25 10:15)
邵小琴 说:158天来说对我们是生理和心理的挑战,因为在海上有很多和陆地上不一样的地方,这是我第一次出远海,可以说从吃、住到行,都是很大的不同,吃的话,刚开始我们到舰上的时候很开心,有这么多鱼、肉,好像吃得很好,再过一段时间见不到绿色的东西,蔬菜,可能刚补给完有绿色的蔬菜,但是在舰上条件有限,渐渐吃不到。 (2009-12-25 10:16)
主持人 说:你刚才说在远海航行当中有很多不同,你自己作为一个女兵也好,您觉得你自己跟其他登舰的战友也好,男兵也好,有什么不同? (2009-12-25 10:18)
邵小琴 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吃住在一个环境里面。 (2009-12-25 10:18)
主持人 说:再问一下我们曹大校,在第三批护航编队当中,有3位女军人,您觉得首次远航有3位女军人出现,您作为一个理论学者来说,能给我们详细解读一下吗? (2009-12-25 10:19)
曹卫东 说:这样,作为女军人远航,她们3个人不是第一次,因为过去有女的记者也随舰远航过,但是她们3个人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就是她们都是舰艇编队的战斗员,就是在这个舰上她有一个岗位,她有一个职责,不像过去记者,我只是采访,现在她们是战斗员,作为女兵上舰,在西方国家,比如美国的军舰,英国的军舰,都有一些女兵,大约5%到10%,但是我们国家在战斗舰艇上,作为战斗员这是第一次,所以我觉得它的意义在这个地方。 (2009-12-25 10:21)
主持人 说:刘团长,在舰上你和这几位女兵是朝夕相处了,你对她们有什么看法? (2009-12-25 10:21)
刘进坤 说:因为我们相处了158天,几乎天天见面,应该说我很敬佩几位女战友。因为时间长了,在海上有很多和陆地不同。刚刚小琴也讲了,作为她们来讲,每天和男兵是一样的工作,而且她们每天要巡诊,还主动地会去帮厨,时间长了舰上还要消毒,因为它是全封闭的,舱室要消毒,每天小琴还要担任播音员,很了不起。 (2009-12-25 10:24)
主持人 说:提到这个播音员,您刚来演播室的时候,小琴用护航之声进行广播,刘团长听到之后是不是很亲切。 (2009-12-25 10:24)
刘进坤 说:很亲切。 (2009-12-25 10:25)
主持人 说:小琴的背景资料,可以说她当年是大学生未毕业参军入伍,您说曹大校,今年征兵热点,一个是90后,一个是大学生来参军,尤其今天还有一个小琴这样的代表,您觉得征兵这个话题,尤其海军征兵,他有一个怎样具体思路呢? (2009-12-25 10:25)
曹卫东 说:海军征兵,我觉得,如果是我作为要求来讲呢,我希望兵源质量,应该是思想品质要更好,身体条件要更好,文化程度尽量高一些。为什么讲这样三个问题呢?第一就是说,思想品质里面包括了意志力,我举个例子,我那个小孩他到中学的时候参加军训,回来我就问他,这个军训生活怎么样?他说爸爸,陆军生活太苦了,我说海军更辛苦。刚才我说小琴,你训练完之后没有水洗澡,第二吃的没有新鲜蔬菜。那么这样的生活,你没有坚强的毅力,你这个坚持不下来。 (2009-12-25 10:27)
曹卫东 说: 第二点,讲到体质,一下出去就是一百多天,在海上飘飘荡荡的,海盗来了就不能睡了,生活完全被打乱了。 第三个是知识程度,海军技术含量很高。就像今天来的,团长,他作为一个团长,他既要指挥部队的训练作战,同时他又是一个特级飞行员,他自己要驾驶着飞机去战斗。讲到小琴,她是一名军人,但是她又是一位医疗工作者,你没有很好的技术怎么为伤员服务呢?我过去搞通讯的,要懂得通讯装备,后来我到国外,你要用外语交流,要用电脑,所以你没有很好的知识,学习知识会费力一些。 所以要加入海军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们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 (2009-12-25 10:29)
主持人 说:你对海军平均年龄有了解吗?新入伍这些。 (2009-12-25 10:29)
曹卫东 说: 这个年轻人,我们国家是义务兵源制,新兵的年龄应该是17岁到19岁,文化程度当然是高中毕业,当然大学生可以延一些,22到23岁,作为我们舰艇,技术含量比较高,义务期满之后,还可能转成士官,成军士了,这样转成军士,大约有一级军士、二级军士、三级军士,这个役期三年时间,一条舰上军士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平均年龄应该是30到35岁之间。 (2009-12-25 10:33)
主持人 说: 是不是这批护航队之间也是这样年龄段? (2009-12-25 10:33)
曹卫东 说:除了舰长40岁,其他大概年轻一点,护卫舰平均年龄应该在30到35岁之间。 (2009-12-25 10:34)
主持人: 说: 在座三位之间,小琴年龄比较年轻的,80后的,刚才曹大校也说,我们海军意志力要强,还要体质要好,还要非常高的学识,我想问一下小琴,人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有没有想当女舰长的梦想? (2009-12-25 10:35)
邵小琴 说:这是遥远的梦想,应该说这次任务之前没有想过,但是经过这段生活,可能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来奋斗吧。 (2009-12-25 10:35)
主持人 说:刘团长,您看好她们有会出现女舰长吗? (2009-12-25 10:36)
刘进坤 说:我想以后会有的。 (2009-12-25 10:36)
主持人 说:最后问一下曹大校,您给分析一下,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女舰长? (2009-12-25 10:37)
曹卫东 说:我对这个问题不太乐观,为什么?从执行护航任务看,这些舰长,都是先从舰艇学院学习,毕业,毕业之后到舰上实习,然后当部门长,然后从优秀的部门长提升为副舰长,再从优秀副舰长中提升为舰长。这样约有八年时间,这样还是没有任何竞争情况下,一下干完就马上提,那么你要知道,像小琴这样女同志想当舰长,像我这样男同志也想当舰长,就有一个竞争问题,竞争就要优中选优,这样一切顺利条件下要八年。 (2009-12-25 10:40)
曹卫东 说:目前,中国要出现女舰长,我觉得比较难,但是在以后是有可能的,这是我也是充满着乐观,从长远讲是乐观的。 (2009-12-25 10:42)
主持人 说:当一名舰长不容易,当一名女舰长更不容易。我们也祝愿小琴愿望尽早实现,今年国庆节当中,女战斗机飞行员也是首次亮相,关于这个问题刘团长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咱们海航当中有没有女飞行员? (2009-12-25 10:43)
刘进坤 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2009-12-25 10:43)
主持人 说:您觉得什么时候会出现女飞行员情况出现? (2009-12-25 10:44)
刘进坤 说:我想随着海军任务的扩展和发展,我想女飞行员会越来越多,现在咱们主要是在空军,空军航空兵有女飞行员,海军航空兵还没有,我想一定会有的,我们在海上,在亚丁湾,荷兰他们指挥官,当去了之后,我发现他们有女飞行员。我想我们中国海军呢,以后要有的话也没问题,在亚丁湾都是可以的。 (2009-12-25 10:45)
主持人 说:刚才说了这么多有关女性的话题,这个女兵无论在平时工作当中,还是护航当中,都是非常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很多网友关心的是在这次任务当中有没有非常激动人心的故事,刘团长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年您在解救“振华25号”的时候,它的惊险时刻给我们分享一下。 (2009-12-25 10:46)
刘进坤 说:好的,这个是8月6号,8月6号下午15点58分,我们接到了解救“振华25号”的命令,但是接到任务以后,我们紧急出动转进,转进之后从三等到一等,一等什么概念呢?就是立即升空,三等我们就是在舱室里待命。这个过程平时要求是我们预案里面都有30分钟,最短时限是30分钟,三等到一等,立马升空。但是我们是用了18分钟,我们从三等转到了一等,立马起飞,起飞以后呢,我们就奔向了指定的位置,“振华25号”那个海域,我们经过了是1个小时10分才赶到那个位置,因为当时我们编队我们护送的“振华25号”这批,但是我们已经护送到指定位置,已经解散了,护航编队已经解散了,我们调过反方向,要回到我们集结点,要进行下一拨的护航任务。 (2009-12-25 10:47)
刘进坤 说:正好在这个过程中,又接到它的求救信号,这个时候离他们比较远,80多海里,这样的话就将近170公里,我们就是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赶到了“振华25号”的上空,本来这个航程,作为我们国产的飞机,应该飞40分钟左右,为什么飞一个多小时呢?亚丁湾的风和咱们内陆的风不一样,它的风很大,速度达到70到80公里,我顶风飞,就像我们个人骑自行车一样,遇到顶风你骑就很慢,速度上不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它的高度层的风向和风速不一样的,最后我一看下面的风还是比较大的,我上升高度,我看上面高度风怎么样?结果我一看上面风还要大,我就下来往前赶。我们加紧协同,协同内容就是说,一个是我要计算,计算补给舰离“振华25号”还要近一些,这样下命令同时向“振华25号”靠近。 (2009-12-25 10:51)
刘进坤 说: 这时候,一个我关注我的油量,因为在亚丁湾高温高湿,这样和汽车也是一样,夏天功率要减小,这样我们油量不可能加得太多,这个要计算出舰艇,要赶到距“振华25号”最近的距离的时间,和我这个油量消耗的时间是多少,我要计算出我最低油量能返到我舰上来,这个必须要掌握好。 我们经过一个小时赶到以后,一看情况也比较紧急,他报告的时候是一到两艘的小快艇在它的左右游弋,当时我们赶到的时候是7到8艘,它的左右全都有,正在向他们逼近,这个时候我们果断下降高度,指挥特战队员,特战队员用信号弹和振爆弹驱离他们,经过我们特站队员的射击,他们逐渐离开了“振华25号”。 (2009-12-25 10:53)
刘进坤 说: 我们经过计算,直升机上的油只能够返回舰补给,着舰以后,我的油量只剩40公斤,40公斤什么概念呢?我的飞机在空中还可以飞十分钟时间,当时补给舰具体的位置,你比方说在陆上,到你中新网来,如果不是熟悉,要走过一个胡同再转过来,那可能时间没了,我在海上也是这个道理,我这个航线稍微一偏,这十分钟再找回来,有可能就会不到舰上来,所以作为这块是关键的,而且也比较悬的一次。 我们着舰以后,这叫什么呢?首次中间加油,因为在陆上,这些加油、检查一般都是地勤人员干的事,当我们突然遇到这种情况,886舰没有我们地勤人员,着舰以后我们需要补油加油,我们飞行员要我们自己干这个活,加上油,检查好,又用十分钟时间补充弹药,再一次奔赴“振华25号”上空,又帮助他们驱赶。 (2009-12-25 10:56)
刘进坤 说: 在驱赶过程中也很有意思,我们尽量靠“振华25号”近一点,这样给他们一些安慰,他们本身很紧张,在亚丁湾那块,一看到一艘海盗小船都要求救的,都要报告的,而且他们那天报告的声音相当紧张,中央电视台也播了,他们的声音就是要哭的声音,要救命了。我们去了驱离了以后也没有立马返航,在他周围陪伴了他一会儿,给他们一个安慰,那时候18点多了,已经是夜航了,在亚丁湾是晚上,我就把照射灯打开,照一下他们,照一下他们驾驶,他们也开一下灯闪烁一下,回应一下,知道我们在帮助他们,所以他们也很安心,这样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我们又护送一段他们距离,我们再返回母舰,已经是19点10分。 (2009-12-25 10:57)
主持人 说:可以说现在刘团长给我们讲那个情形的时候是很平静,但是我们看过新闻也好,看过资料的人都知道当时情形真是很紧迫,我向各位网友介绍一下,刘团长,在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创造几次首次,舰载机首次进入曼德海域护航,首次无地勤人员保障,首次接力指挥直升机等等,包括我们在内,我们听到这些名词都感到很专业,刘团长能不能再详细介绍一下这么多首次它当中难点是什么?像你刚才讲的无地勤应急加油,能不能详细讲一下? (2009-12-25 10:58)
刘进坤 说: 陆上和海上不同点很多,作为飞机来讲也是这样,因为我在陆地,有很多的专家,航材备件都很充足,我要是在舰上不可能在陆地上,在陆地上干活、维护那么方便,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在亚丁湾呢,它属于一个高温、高湿、高盐,这样对飞机使用影响很大,因为咱们国产的直九飞机,大部分是复合材料做成的,复合材料对高温高湿,它的影响就相对比较大一些。 (2009-12-25 10:59)
刘进坤 说: 另外一个我说了,在这个海区气象的特点,和内地差别比较大,我记得有一个是11月1号,我们护送特战队员到商船上去,他要随船护卫嘛,风就是一个特点,比较大,因为商船他是散装船,中间有塔吊的,船上面有塔吊,一个塔吊一个塔吊的,最后我在塔吊的中间,把飞机上去,把特战队员降下,因为滑降,滑降的高度很高,15米以后,那我必须高于这个塔吊10米。那天正好遇到了大风,大风是每小时68公里的风速,因为我的飞机和商船没法沟通,他没有对空电台,所以和他沟通不方便,还需要舰上去,带着修正侧风的影响,风影响比较大。 (2009-12-25 11:00)
主持人 说:小琴是护士,您有没有坐直升机? (2009-12-25 11:01)
邵小琴 说:有过。 (2009-12-25 11:02)
主持人 说:当时情况怎么样?给我们介绍一下。 (2009-12-25 11:02)
邵小琴 说: 应该是8月23号,香港一个商船,他们船上一名船员急性扭伤,他们船上没有随船的医护人员,给我们发了求救,我们当时有三个人坐刘团长的直升机去了,当时是中午的时候打电话说有这个事,觉得坐这个直升机的感受吧,以前想象的很好,从小到大,对飞行员很崇拜,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坐直升飞机,兴奋了一中午,但是上去以后不一样,又闷又热又吵。 (2009-12-25 11:03)
主持人 说:直升机速度也很快,你当时觉得是不是跟自己心理承受有一些偏差? (2009-12-25 11:03)
邵小琴 说:这个倒没有,我好像对这个不是特别敏感。 (2009-12-25 11:04)
主持人 说:还是非常信赖刘团长驾驶技术。 (2009-12-25 11:04)
邵小琴 说:非常信赖。 (2009-12-25 11:04)
主持人 说:坐刘团长开的飞机怎么样?很兴奋吗? (2009-12-25 11:05)
邵小琴 说:我是三个女同志当中第一个去坐的,回来之后她们拉着我什么感受,所以这个经历很难得。 (2009-12-25 11:05)
主持人 说:小琴是作为护士坐直升机执行这样的任务,您有这样的工作经验,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中国海军航空兵发展是什么样? (2009-12-25 11:06)
曹卫东 说:海军航空兵是海军五大兵种之一,他是重要的海军的组成力量,刚才也介绍了,海军有歼击机、轰炸机等,各自执行不同的任务。现在我们国家这些飞机都可以制造了,特别是对于有些军事方面的网友,他比较感兴趣,他可能知道这个消息,我们国家已经能够制造大型的客机,你能制造大型的客机,首先有什么前提,你一定要制造大推力的发动机,大发,有了这个你才能解决战斗机的,说明我们国家的航空业已经能够独立自主的,材料也好,动力也好,还有其它装备也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了。 (2009-12-25 11:08)
曹卫东 说: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不是像过去冷兵器时代,单打独斗,它是一个系统对抗,比如我举个例子,在科索沃战斗当中,你说他们飞机性能不好吗?不是,因为它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它对空警戒雷达被北约毁掉了,没有预警机,这样再好的飞行员上去,只能靠自己的机载雷达。人家有预警机,在几百公里外就发现你了,你没有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向你发射导弹了,因为他是一个系统对你一个人。所以我们如何形成一个系统,也就是说机与机之间,机与舰之间,机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合力,这样在未来战争中才能发挥合力。 (2009-12-25 11:11)
主持人 说:刘团长,您作为一线战斗员,您对海军海空兵发展有什么看法? (2009-12-25 11:12)
刘进坤 说:我刚才讲了,随着咱们海军的发展和壮大,随着任务多样化,我想特别是舰载机这块,因为海军是一个国际性兵种,这样就是说,我们担负是反潜、搜救,海上补给、换乘等等,这需要我们飞机发展多型号的,应该是最合适的。因为现在有些任务,像比方说咱们四川地震,那就很明显,所以你靠一个单一的机种,那是有很多任务你是很难胜任的,那必须得有重型的、中型的、轻型的都要具备,这次护航任务,用重型直升机去干不了,商船最多是30米空间允许你,所以说呢,需要一个多机种。 (2009-12-25 11:13)
主持人 说:这样一个发展思路,我们知道咱们的海军发展思路是走一路、练一路,然后研究一路,我不知道在护航当中,曹大校,有什么看法? (2009-12-25 11:14)
曹卫东 说:这个事情是这样,刚才你介绍的时候,我们是三个第一次,我们海军到远海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确实是第一次,这个事我想起来去年的11月下旬,德国的海军总监来访问中国的时候,他有一天提出来,说想和中国的中层军官座谈一下,当时我也参加了,他说亚丁湾海盗非常严重,还有沙特的30万吨油轮被截了,他说我们北约已经派了部队去执行任务,我们也希望中国海军也能去亚丁湾执行任务。我说我在欧洲住了几年时间,我对你们北约部队有一定了解,你们北约海军部队,他常年在大西洋上,还有地中海上有执勤,他们要求达到的,这些舰艇编队达到一个全境作战能力,你们对于打击海盗有很丰富的经验,而对于我们中国海军来讲,我们执行的都是近海防御任务,没有到远海,这个状况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 (2009-12-25 11:16)
曹卫东 说: 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现在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我们派出了护航编队,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第一次是我们装备行不行,我们人员行不行,这个都没有试过,所以这样我们就有一个一边走,一边试,一边练的问题,我们通过这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官兵,能够经得住考验的,他们确实保证了护航船队的安全,保证了自己的安全。 另外说明我们的装备也是可以的,顶住了这么长期在海上使用,因为舰艇和商船不一样,它是为作战用的,它的速度是很快的,大概27节,商船速度往往是比较慢的,也就是说我一个小货车和卡车老是慢着开,对发动机损害很大的,我来回的不停的工作,这个商船走了,谁能够一百多天,三个多月时间都是这样不停的工作,说明我们的装备和人员都经得住考验。 (2009-12-25 11:17)
主持人 说:刘团长,您作为护航编队的亲历者,也是这次任务的执行者,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理解?作为海军的发展。 (2009-12-25 11:17)
刘进坤 说:具体来讲,走一路练一路,因为我们平时飞机还是在基地,和这个舰艇,有的舰艇不一定全部接触,你像这次529舰,我们接触的就少,所以是第一次。这样的话我们也需要,比如说航空部门和我们,舰上的航空部门是具体负责飞机起降平台的工作,气流、牵引飞机、收放护栏这些。再一个我们还要和特战队员,特战队员和我们出去以后,在直八上的,直八和直九不一样,所以还有区别,我们还需要合练,合练细到什么程度?我们必须根据这个任务的特点,规定每个队员的动作。比如说你上飞机迈哪只脚,规定成这样。 (2009-12-25 11:18)
主持人 说:我们要迈哪只脚? (2009-12-25 11:19)
刘进坤 说:这是有规定的,根据你携带的装备不一样,因为特战队员有的携带装备非常重,直九的舱室非常小,不小心的话会把机上设备损坏。 (2009-12-25 11:19)
主持人 说:可以说我们在访谈期间,网友留言非常多,对小琴是赞誉有加。我们知道小琴在护航期间,担任的是护士这样一个工作,可以说护卫当中,除了照顾治疗伤员的身体之外,很多网友都非常关心,在长达158天的时间点里,战士的心理状况,作为你们护士,有没有涉及到这方面问题? (2009-12-25 11:20)
邵小琴 说:事实上,现在大家对护士的理解有一定偏差,我们护士,护理心理这一块,心理也是我们关注的范围,应该说在158天范围之内,就我了解到,战士心理这块,可能我们氛围比较和谐,我觉得这一块没有出现问题。 (2009-12-25 11:20)
主持人 说:你每天在自己的广播当中,有没有一些心理疗法?或者有没有小节目之类的东西。 (2009-12-25 11:21)
邵小琴 说:我们很多有“水兵日记”、“护航风采”小的栏目,也有健康小常识这一块,很多说一些他们本身舰员自己的感受,可能说的语言很朴实,但是我们通过广播的形式在舰上播的时候,他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有这个想法,他会减少孤独感,并不一定逮住一个人,说你心理是不是有问题,这是不行的。真正是在茶余饭后交流当中,我们在甲板散步交流当中,起到心理的疗法的作用。 (2009-12-25 11:21)
主持人 说:现在很多网友比较关心,在护航期间,你们不执行任务之外,那些业余时间有没有文娱活动? (2009-12-25 11:22)
刘进坤 说:有,平时我们没有飞行任务情况下,除了学习,政治学习也有,体育锻炼,我们天天在一块跑步。 (2009-12-25 11:22)
邵小琴 说:跑步机,我们俩经常在一块跑步。 (2009-12-25 11:23)
刘进坤 说:跑步训练是很经常的,在那种状态下不锻炼,身体很难适应的。再一个舰上搞文艺晚会,甲板文艺晚会,八一、中秋啊。 (2009-12-25 11:23)
主持人 说:文艺晚会当中你有表演节目吗? (2009-12-25 11:24)
刘进坤 说:有,我们来了一个小合唱。 (2009-12-25 11:24)
主持人 说:今天先自己单独合唱一下吧,我们给你鼓掌欢迎,唱几句吧,我们网友都非常关心。 (2009-12-25 11:25)
刘进坤 说:叫我们小琴来唱。 (2009-12-25 11:25)
主持人 说:请你给我们唱几句吧。 (2009-12-25 11:25)
邵小琴 说:《男子汉去飞行》。 (2009-12-25 11:26)
主持人 说:小琴给起个头。 (2009-12-25 11:26)
邵小琴 说:这首歌是他们的歌。 (2009-12-25 11:27)
刘进坤 说:是飞行员之歌,临时我们合练了一下,不是很成熟。我说两句吧,主要是显示:蓝天下走着一群年轻的鹰,怎么讲呢,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2009-12-25 11:27)
主持人 说:我先给刘团长几分钟思考时间,我把矛头对准小琴,你在舰上不但是广播员,平时文艺活动当中是不是也充当主力呢? (2009-12-25 11:27)
邵小琴 说:不敢说主力。 (2009-12-25 11:28)
刘进坤 说:是的,又是主持。 (2009-12-25 11:28)
主持人 说:你俩互相揭老底,挺好。 (2009-12-25 11:30)
邵小琴 说:我觉得舰上那些小伙子们,更让我另眼相看,他们都卧虎藏龙,我更多是主持,中秋晚会那时候,那次晚会我们准备得多一点,有唱歌,有诗朗诵,节目形式很多,都重在参与。 (2009-12-25 11:30)
主持人 说:您现场给我们来一段,您中秋节当中即兴表演。 (2009-12-25 11:30)
邵小琴 说:当时唱的是《相逢是首歌》。 (2009-12-25 11:31)
主持人 说:因为网友说小琴声音特别好听。唱几句吧。 (2009-12-25 11:31)
邵小琴 说:(唱歌)。就这样了,嗓子不好,不好意思。 (2009-12-25 11:32)
主持人 说:我们网友说,邵小琴在救护伤员时,我们也在编队里,听到你的声音好甜啊。我们又把矛头指向刘团长,这几分钟思考时间怎么样? (2009-12-25 11:35)
刘进坤 说:我唱另一首歌吧,在舰上我也唱过《我的中国心》。(唱歌)。谢谢。 (2009-12-25 11:47)
主持人: 说:可以说刘团长的《我的中国心》,尤其在158天的护航当中,意义真正非常的巨大。刚才我们聊了这么多舰上的业余生活,我们都知道护航行动已经有一周年了,我想问一下曹大校,您能不能总结一下这一年护航当中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总结,有什么可以更好值得提高的地方吗? (2009-12-25 11:48)
曹卫东 说:我觉得一年来,我们护航编队一共是四批,这些指战员,自己克服了很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人民交给的任务,那么在这一年里面,刚才我也讲了,大家是一边摸索着,一边把护航任务完成下来的,就是说我曾经在,我是什么时候,这个月吧,这个月出版社给我出版了一本书,题目叫做《一切为了上战场》,讲的是训练问题,因为我看到英国陆战队训练之后,因为他一直参加战争,伊拉克战争参加了,阿富汗战争参加了。通过这次实践也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就说明我们平常海军的军事训练是对路了,因为你的训练就是为了上战场。通过这次护航检验,既然你能完成这个任务,说明你的训练是对的,我们今后这个训练一定要贴近实战,以实战为背景,当然这个战斗还有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包括团长说的打击海盗,送小琴救护伤员,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一个是训练,还有一个是官兵的心理素质。 (2009-12-25 11:49)
曹卫东 说:我们的官兵和外国的官兵为什么不一样呢?我的一个同事他随着军舰访问日本,日本军官给他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当时也在亚丁湾参加行动,但是我们的官兵十天半个月要靠一次岸,超过半个月官兵要闹起来,他说你们官兵在海上三个月,这是为什么?我同事说,我们在海上有自己的办法,娱乐也好,减压也好,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素质,一定有很好的心理素质。 (2009-12-25 11:50)
曹卫东 说:通过这次护航我们还可以总结出来很多经验,海盗他也是很狡猾的,他在不停地变化手段,过去他在近海,现在也跑到远海,所以在远海也发生劫持事件。现在敌变我变,我们战术也变,比如说我过去是随着商船一块行走,我就可以把商船分成两批,快的走一批,慢的走一批,这是一个办法。再一个我们可以采取合作,在这一段巡逻,像警察一下,这样可以赶回来,不像刘团长那样冒着很大的危险,如果油不够的话,稍微技术不好一点,就要出事情。 所以我觉得有很多护航的经验,可以随着海盗这些,或者是航道的情况,比如说气象,五六月份有季风,现在海面平静了,海盗又猖狂了,这些我们都可以总结。 (2009-12-25 11:51)
主持人 说:像曹大校谈到合作,第三批编队,首次和外国合作,这次刘机长也是参与其中,您能不能作为亲历者,跟我们讲讲当时具体是什么情况吗? (2009-12-25 11:52)
刘进坤 说:刚才曹大校也讲了,我们需要和外军联合,这是一个方面,这样的话,一个是增进友谊,再一个互相了解,海军是一个开放性军种,他必须和外军有接触,要有了解,这在亚丁湾和各方面的经验是一样的,我们和俄军在海上搞了联合军演,联合军演主要针对海盗情况,我们设了背景进行演练,我们飞机,侦查飞行也互派,联合军演是各指挥一段,俄方指挥完了之后给我们指挥,互相指挥飞机,前出、搜救、救援,在海上互相的补给演练,我们的舰艇到他的补给舰上演练,他的舰艇到我们补给舰上演练,互相演练,起到至关重要的方式。 (2009-12-25 11:52)
主持人 说:第四批护航编队已经出发了,我们了解到第四批护航编队,和其它几次有不同点,这次增加有四艘,它的意义是什么? (2009-12-25 11:53)
曹卫东 说:因为随着亚丁湾形式的变化,我们增加了护航的舰只,因为大家知道,茫茫大海上,海盗当时是有近千人,比较大的组织,他的手法在不断地变换,过去从单只几艘船,团伙作案,几艘船,当时刘团长去的时候是七八艘船,围起来像狼群一样,而且他们刚刚护送完,驾着机就去了,由于海盗一个往深海走,再一个范围在扩大,如果我们不增加舰只的话,在负责区域上就管不过来,所以我们增加舰只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护航任务。 (2009-12-25 11:54)
主持人 说:海军是一个开放的军种,而且和外军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一年当中,我们护航编队他们情况怎么样? (2009-12-25 11:55)
曹卫东 说:在亚丁湾,有北约的海军部队,有美国的海军部队,有欧盟的海军部队,有俄罗斯的海军部队,有印度的海军舰只,包括我们中国的海军编队,大约40多艘在这里进行护航任务,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保证海上通道安全,打击海盗的行动。我觉得中国舰艇编队,在大的整体里面,他为什么要和外军进行交流呢?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互相理解,因为过去你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你,通过交流咱们可以互相理解,通过理解我们可以信任,通过信任我们可以合作,这样的话,中国海军在交流里面,我觉得刚才讲了,他还亲自去接外国海军的领导到我们舰上参观,我们也回访,这个行动一直在进行,而且我们和俄罗斯进行了海上军演。所以这些合作都是为了今后更好保证海上安全。 (2009-12-25 11:55)
主持人 说:说到今后,可以说护航,是我们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探索,那您对走向深蓝这四个字怎么解读? (2009-12-25 11:56)
曹卫东 说:刚才我讲了,我们人民海军长期进行的是近海防御的战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后,我们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海上通道出现安全问题的话,国家的安全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所以走向深蓝是什么?是国家战略利益的扩展,走向深蓝是保证海上通道安全,是为了国家的战略意义,从近海走向了远海,深蓝就是远海的海水,指的海水颜色,主要指的这个问题。 (2009-12-25 11:58)
主持人 说:今年是我们海军成立60周年的一个纪念,而且在青岛举行了一个盛大的阅兵式,舟山舰参加了阅兵。我想问一下小琴,您作为海军新生力量,您对于海军最大感受是什么样? (2009-12-25 11:58)
邵小琴 说:我觉得我很幸运,在曹大校和刘机长面前,我所加入的中国海军,他已经是发展有一定规模,已经是比较强大的部队,所以说我是幸运的。同时作为新一代的海军,我觉得我身上的责任也很重,因为海军发展和国际上有一定差距,这个差距需要我们去努力,所以在感到幸运的同时,责任也很重大,压力也很大。 (2009-12-25 11:59)
主持人 说:我想问一下刘团长,您是同代中的佼佼者,又是一线的战斗员,对于同样的问题,您对于海军发展,自己感受是什么样呢? (2009-12-25 11:59)
刘进坤 说:60周年的阅兵,我也参加了,我是直升机第二梯队的长机。所以说作为一名海军,特别是舰载机飞行员,我很光荣,看到我们国力不断发展壮大,因为我们是1987年上舰,那时候是岸机的飞行员,后来发展了,我们由岸机转为上舰,舰载机。通过这几年发展,我们看到海军大部分先进的舰艇,先进的战机,通过阅兵可以展现出来。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海军一员,舰载机一员,感觉特别自豪。 (2009-12-25 12:01)
主持人 说:我想问一下曹大校,您1978年就参加入伍,有这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而且又有海外工作经验,现在从事海军发展理论工作,对于研究员现在身份的您,您对海军的发展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呢? (2009-12-25 12:01)
曹卫东 说:今年是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发展到今天,是一个兵种齐全的一支力量,是我们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指导和努力分不开的,我在国外生活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自豪的感觉,你参观外国的,人家问你是哪个国家?说是中国的,你会非常自豪,因为我们国家的驱逐舰、到舰种,兵种比较齐全,而且我们国家这些舰艇都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造出来的。现在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担负起了更多更重的担子,我觉得这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我们感到自豪和荣幸,另一方面我们感到责任非常重大,只有把这个任务完成好,才能维护国家的领土安全和领海安全,维护国家的海洋利益,我相信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海军一定会越来越强,更好地执行自己的任务。 (2009-12-25 12:02)
主持人 说:非常感谢三位来到我们演播室,又同时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2009-12-25 12:03)